而主流的線上交易則類似于股票市場,王陽解釋:“交易所每天會發布一個基準價,報價圍繞基準價確定,基準價是前一天市場交易的平均價格?!?/div>
事實上,真正決定價格的因素是市場供求,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均表示目前無法準確預測,但對大體趨勢形成了較為一致的看法。
在中國,CCER市場的賣家充足,只要符合國家發改委圈定的54種減排方式的項目都可申報成為賣家。截至目前,在中國資源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上公示的備案項目已超過40個,涉及風電、光伏、地熱、小水電、
碳匯造林、余熱利用等,業主以華能、中廣核最多。
記者了解到,很多企業正在將手中的減排項目向國家發改委申報,以信息了解充分尤其是做過
CDM項目的企業為主。
京能集團安全與科技環保部主任梅東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十分重視CCER的開發,現已申報了位于
內蒙古的風電項目,還將陸續把CDM轉為CCER。因為,國際市場的
行情大不如前,收入只有最好時期的1/20。”
據悉,在國際CDM行情最好時,京能集團的CDM收入可達到兩三億元,但如今只有1000多萬元。
事實上,包括華能、華電、龍源、京能等公司的一大批CDM即將轉為CCER,原因在于這些項目已走過審核流程,再次申請變得極為簡單,并且國內市場的價格高于國際市場。龍源16元/噸的價格是國際市場的2倍。
賣方市場的潛力還表現在,中國擁有難以計數的減排項目,而擁有這些“金礦”的業主自己還未充分意識到,如擁有風電場項目的金風科技公司、擁有金太陽項目的中興能源公司等?!俺跗?,市場供給可能不會多?!蓖蹶柗治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