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金融業應成為綠色革命的推動力

2015-7-16 02:31 來源: 工業生產力研究所

據了解,一些亞洲國家制定了宏偉的緩減氣候變化的目標。各國政府正在設計綠色增長戰略,目標是解決經濟增長與低碳排放之間的問題,努力抑制其他形式的環境破壞(比如:土壤惡化、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目前亟需開展一場“綠色革命”,將綠色增長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OECD 2013年)。為實現這樣的綠色變革,需要大規模投資到可再生能源發電、能效項目、智能運輸網絡以及其他很多有助于朝著可持續生產和消費模式發展的領域。但這一變革單靠政府投資顯然不夠,盡管政府投資在這場綠色革命中起關鍵作用,但還必須從私人投資者中吸取大量投資。金融業必須在分配可持續投資和發展綠色資金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業(或者說一部分金融機構)目前正在采取相應行動。金融企業,包括銀行、互惠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險公司已經開始關注可持續融資。“亞洲可持續投資審查”(ASrIA 2014年)最新結果顯示,2013年亞洲(不包括日本)使用可持續投資戰略管理的資產價值達450億美元。根據這一審查數據,亞洲地區的可持續投資資產在2011年至2013年的年增長率達到22%。這一數字非常搶眼,但仍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與市場總額相比,可持續投資只占非常少的一部分。迄今為止,大量亞洲投資者在他們的投資決策中仍未考慮環境、社會和監管(ESG)因素。此外,大多數銀行都還沒有認真去培養有效和可持續的風險文化(盡管這些機構的社會責任部門不承認是這樣)。

為推動綠色革命進程,需要將環境和社會風險篩查視為金融企業核心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應堅持以下目標:將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融資和投資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不僅僅將之作為一個小眾市場。金融管理部門應開始重點關注環境風險,因為:首先,盡管國家中央銀行和監管部門在考慮系統性風險時會想到環境風險,但毋庸置疑的是,環境風險、尤其是氣候變化引發的風險,是金融業面臨的一個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其次,向不符合民生的活動(比如碳排放強度非常高的企業)提供資金,可定性為市場失靈。第三,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一些金融管理部門承擔的環保職責的案例,在這些國家,金融管理部門通常在政策框架中處于強勢地位,而環境監管卻常常被忽略或被弱化、或因為環境主管部門影響力不夠而未得到貫徹實施。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