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綠色金融改革與促進綠色轉型”課題第三次專家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舉行。在這次會議上,課題組中方組長、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代表課題組介紹了課題組最近完成的
政策建議報告初稿。本次會議聚集了國內大部分頂級智庫專家。
主要發言要點
一是提出綠色金融制度是實現國家綠色轉型的制度基石。
二是分析了新常態下中國綠色融資的有效需求。陳雨露校長指出,根據課題組核算,十三五期間,按照落實現有已經制訂的環境規劃、計劃和標準的“低方案”,中國在可持續能源、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修復、工業污染治理、能源與資源節約等五大領域的綠色融資需求為14.6萬億元;若基于環境無退化原則的“高方案”,則資金需求高達30萬億元。
三是首次提出建立中央綠色金融改革協調小組。要滿足綠色融資需求以支持綠色轉型,就必須全面建構綠色金融制度體系。陳雨露校長提出了綠色金融制度頂層設計和建設的方案,強調綠色金融制度體系的全局性和系統性,指出綠色金融制度體系應由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支撐體系三大系統組成,涉及的部門除了“一行三會”外,還包括全國人大、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建設部、工信部等多個部門。為了協調各部委的行動,課題組首次提出建立中央綠色金融改革協調小組的建議。
四是強調建立綠化中國的金融法律體系。鑒于近期全國人大要對商業銀行法、證券法、公司法、保險法進行修訂,為了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改革的法律保障,陳雨露校長呼吁將借貸者的法律責任、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建立強制性環境責任保險納入相關金融法的修訂內容。
五是指出近期綠色金融改革需要優先突破的五大領域,即綠色銀行、綠色債券、綠色PPP、綠色基金和
碳金融。
六是強調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陳雨露校長指出,中國的綠色金融與世界各國的綠色金融既有共通性,又具有獨特性,因此,我們要基于中國國情和中國綠色融資的實際需求,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
七是建議將綠色金融寫進明年的G20倡議。中國政府近年來在綠色金融方面的努力推進,代表了中國實現綠色轉型的決心和信心。陳雨露校長呼吁,將綠色金融寫進明年的G20倡議,使綠色金融成為中國的一張綠色名片。最后,陳雨露校長闡述了綠色金融戰略三步走的路線圖。
參會的智庫專家名單
本次會議聚焦了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的主流智庫,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環境學院院長馬中教授、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教授,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中國證監會證券期貨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周茂清、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研究部主任葛察忠、財政部科研所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石英華、財政部政策研究室副處長王桂娟等;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區首席代表李來來代表國際組參加了會議。國合會首席支持專家組副組長、東盟中心副主任周國梅、國合會首席支持專家組專家張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