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8 16:34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張博
從2008年開始,四川省農業部門就開始主動與發達國家聯系碳交易事宜。目前,除德陽市1.7萬口災后重建沼氣池銷售給挪威能源部外,遂寧、瀘州、宜賓、資陽、達州、廣安等6個市20萬口戶用沼氣池也打捆申報CDM項目,目前已經與芬蘭政府達成意向性協議。“預計這兩項碳交易每年將獲取二氧化碳減排收益2000余萬元,可使75萬農民受益。” 尹勇說。
四川省政府認為,農村碳交易涉及千萬農戶的切身利益,在這一新興市場形成之初,政府必須通過立法等手段來引導規范。
尹勇介紹,從前的碳排放交易項目多集中在森林碳匯、小水電、大企業上,買賣雙方的整體性較強,而農村單個沼氣池的減排能力有限,需要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才能實現項目交易。數萬沼氣池打包出售,往往需要進行多個縣鄉甚至跨地區的資源整合。“資源整合和管理是農村碳交易成敗的關鍵,此次立法正是明確了省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的資源整合與管理職責。” 尹勇說。
據了解,當前我國的碳交易必須經國家發改委批復、聯合國CDM項目執行委員會認證后才能正式交割。“整個交易流程復雜,周期較長,涉及農村戶用沼氣池的碳交易,委托協議必須落實到戶,工作量就更大。從現行規則來看,由省級主管部門來組織開展這項工作比較合適。”尹勇說。
尹勇告訴記者,沼氣池“三分建,七分管”,特別是納入國際碳交易范圍的沼氣池,對運轉質量的要求就更高。“每年聯合國都會委托相關機構實地核查,若發現有沼氣池沒有正常運作,次年的交易規模就會被壓縮。當前,四川省農業部門正在摸索、細化管理制度,讓農村沼氣池可看、可查、可控,確保碳交易順利進行。”
四川省對農村能源碳交易立法的另一個出發點,是要保證農村碳匯資源不被賤賣,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據了解,目前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國際交易價格在8至16歐元之間,碳交易得到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對沼氣池的維修、監測、保養和技術支持等服務。尹勇認為:“如果組織管理不嚴格,就很難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村碳交易也難以持久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