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對于企業也是機遇,但必須理清財務,降低公司的成本。
企業可以通過兩種基本方式改進自身財務回報。
第一,通過實施內部
減排項目,將碳排放量降低到配額分配量以下。為了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必須了解其內部減排成本;第二,通過
碳交易所對配額分配進行交易,以包括最小成本的碳排放負債或通過出售額外配額獲得收入。為了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必須了解
市場價格或減排的外部成本。
事實上,對于企業而言,參與碳交易的關鍵要素有兩點,一是治理與風險管理,即碳額度的交易需要嚴格的治理和風險管理流程。隨時更新公司的治理框架和風險管理政策,以匹配碳交易的需要。
其次,企業具備參與碳交易市場的適當基礎設施,涉及的領域包括
MRV、交易、會計、法律等。
從歐洲此前實施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經驗獲知,企業為了實現財務結果最大化,需要了解其合規期碳負債,并在清繳日之前保留交易要求。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這要求盡可能實現實時地監測碳排放,且在整個合規期監控交易配額,以使支付地碳價格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