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環保還是要經濟?中國人20年前就已經把這一票投給了環保。中國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都以環境作為代價,并且一直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近年來污染事件的高頻率爆發以及隨之產生的輿論事件讓人感覺到中國人的環境意識正在慢慢蘇醒。不過根據世界價值調查(World Value Survey)對中國長達近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其實中國人一直以來并不缺乏環境意識,而且環境意識還在不斷提升。
世界價值調查對全球58個國家的受訪者提出了這樣一個
問題:在發展經濟(有可能破壞環境)和保護環境(可能影響經濟)之間你如何做選擇?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中國受訪者中有56.6%的人表示環境保護應該優先于經濟發展,認為經濟優先于環境的比例僅有28%。在所有受調查國家中,中國人支持環境優先的比例位列第18,環境意識最強的馬來西亞有73.6%的人認為環境應該優先于經濟發展。此外上海
交通大學在2013年的調查得到了更高的數字,有77.2%的受訪者認為黃靜保護相比經濟發展更重要。
而根據這項調查的歷史數據來看,中國人并不是近幾年才開始更加看重環境。數據顯示,1998年認同“環保優先”的人數就已過半,占比已達51%,而同期更傾向于發展經濟的人數占比只有24%。此后每隔5年的調查結果都顯示支持環保優先的人占比在逐漸增加。
如今的不同可能只是中國人已經逐漸認識到這些令人窒息的霧霾、含有重金屬的水源對他們自身健康有多大傷害。皮尤研究中心2008年針對中國人對與空氣污染嚴重性的一項調查顯示,31%的受訪者認為空氣污染已經是“非常巨大的問題”。2013年,同樣的調查顯示,這一數字已上升到了47%。環保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多年來并未發生太大變化,變的只是人們對環境不斷擴散的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