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
北京對
碳交易試點覆蓋范圍做出調整,將行政區域內的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總量5000噸(含)以上的企業作為重點排放單位,并在原有的
電力、熱力、
水泥、
石化、其他工業和服務業六大個大類行業的基礎上新增了城市軌道
交通運營單位和公共電汽車客運單位,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在當前全國碳
市場頂層設計逐步出臺、試點向全國
碳市場過渡的階段,北京試點的這一調整使得試點與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制定思路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與非試點地區從無到有建設碳市場不同,試點地區在轉向全國碳市場時面臨著本地碳市場體系和全國碳市場設計有差異、要在國家給予的自由裁量權范圍內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方案來消弭差異的
問題,其中制定合理的覆蓋范圍是各試點地區頗為重視的要素。
全國碳市場第一階段以覆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為主,預計將納入石化、
化工、
建材、
鋼鐵、
有色、
造紙、電力、
航空電力、石化、化工等8個行業、18個子行業中2013年至2015年任意一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在1萬噸標煤以上的企業法人或獨立核算企業單位??傆^各試點當前的覆蓋范圍,均包含國家沒有納入的本地行業,也存在國家納入的行業試點沒納入的情況(重慶沒有公布行業覆蓋情況)。這兩類行業在全國碳市場階段何去何從,是需要試點地區主管部門重點解決的問題。
試點沒納入但國家納入的行業怎么辦?
如各試點有國家要求納入但未納入本地碳市場的控排單位,那么這類企業由于沒有參加過試點階段的相關流程,對碳市場的整體運行方式還不熟悉,自身能力相對薄弱。在向全國碳市場過渡的階段,需要對這類企業明確國家的
政策方向、著重進行動員和加強能力建設,也可考慮在過渡時期將此類行業企業納入試點碳市場中,使其更快地熟悉碳市場的流程。
國家沒納入但試點納入的行業怎么辦?
針對此類行業,試點地區面臨的主要障礙在于是否要將各自的本地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從減少政策變動的角度看,將這部分行業納入進來是有利于試點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的,但想納入也不容易。目前國家沒有針對此類行業制定統一的核算指南和配額分配方法,需要商請國家發改委提出相應的行業核算指南和配額分配方法,或將北京現有的核算方法、分配方法上升為國家認可的方法與方案。如果多個試點都有針對該行業的
方法學,那么該采用哪個試點的方法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不納入,那試點是保留本地碳市場并將本地行業保留在本地碳市場進行履約,還是將本地行業轉為報告行業或直接劃出控排范圍,也是需要試點地區主管部門決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