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上市企業發布相關環境信息報告的數量為708家,占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總量的27.1%,較2013年增加43家。”根據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日前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4年)》,我國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情況總體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由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委托
北京化工大學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制作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4年)》,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律
法規和有關
政策進展及國內實踐,融合國際組織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2012、2013年“報告”的基礎上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調整和補充,更加注重上市企業披露信息的實質性和可比性。
報告顯示,滬深股市排名前十的企業為復星醫藥、中國神華、環旭電子、兗州煤業、上海
石化、格林美、青島海爾、瀚藍環境、柳鋼股份、恒邦股份。其中復星醫藥公司被評為五星級,中國神華和環旭電子為四星半級,其余7家為四星級。
發布環境報告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評級最高,整體處于三星級水平,顯示出企業對于環境責任披露的重視程度與評級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其中,國家級重點監控企業發布相關環境信息報告數量增幅較快,信息披露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此外,第一二產業環境信息披露評級略高于第三產業,排名前50的企業中有37家為屬于第一二產業的企業,13家為第三產業企業。
報告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機構倡導全部上市企業每年及時發布相關環境責任報告;建議更多企業按照環境責任報告的要求,披露其社會責任報告的環境責任部分;企業應正確認識環境信息披露與企業信用的關系;各類投資機構加大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水平在投資風險管理體系中的權重,等等。
“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在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中理應有更多的推進環境進步的義務。”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表示,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的權利,至2015年,我國環境信息已連續4年被列入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的重點領域。
2015年11月,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積極發布環境信息,回應社會環境關切,提高企業環境誠信意識和水平。建立上市公司環保信息強制披露機制已成為大勢所趨。
據介紹,今年,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將繼續開展2015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的撰寫。劉國正說,希望借此推進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總體水平提升,并引起全社會更多企業重視環境信息的公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