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國際研究項目成果顯示,全球每年有550萬人因為空氣污染而罹患各類疾病死亡;中國和印度則是因空氣污染而導致非正常死亡的“重災區”。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指出,大量燃煤、燃燒木柴、已經燃燒各類以石油為基礎的燃料,均是導致嚴重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空氣污染(資料圖)
上述研究結果來自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一個名為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的一項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Project)。研究顯示,每年全球因空氣污染導致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大多集中在正在高速工業化進程中的,特別是像中國和印度這樣所謂的新興經濟體國家。
參與研究項目的學者認為,如果相關國家希望改變這種每年數百萬人被空氣污染奪取生命的現狀,則必須加倍現有的治污防污努力。參與研究的美國學者丹˙格林鮑姆(Dan Greenbaum)說:“如果在
北京或德里趕上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微顆粒的含量往往會超過300微克,也就是相對于正常水準25至35微克的10倍”。吸入這種嚴重污染的空氣,可能造成心臟病、中風、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
分析人士指出,從東亞的日本、韓國到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各國政府過去幾十年來都投入巨資,大力治理包括空氣污染在內的環境污染,使得空氣質量得到巨大改善;與此同時,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則污染程度和因污染而患病死亡的人數仍然在逐年攀升。
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和印度,每年因空氣污染致病死亡的人數要高于營養不良、肥胖、酗酒、吸毒以及不安全性交等其它威脅,是的的確確的一大無形殺手。
全球疾病負擔項目將空氣污染排在高血壓、飲食結構不良和吸煙之后,列為第四大對人類生命構成的威脅。在統計的每年全球550萬空氣污染所導致死亡數字中,中國占160萬,印度130萬。最新統計數字收集于2013年。
研究特別指出,對于全球各國中空氣污染造成死亡人數奪魁的中國來說,燃煤是毋庸置疑的頭號污染源。研究項目稱,每年中國直接由于燃煤導致空氣污染而患病死亡的人數約36萬。
研究報告同時指出,盡管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嚴格限制未來的燃煤發電、取暖規模,但是由于中國人口結構已經呈現老齡化趨勢,也就是說年老體弱的人會相對增多,因此每年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人數不一定會因為上述努力就開始下降。
參與研究項目的北京清華大學博士生馬橋(音)認為,中國政府仍急需推出力度更大的在工業、民用個方面嚴格限制燃煤的
政策。分析指出,不同于中國的污染源,印度的空氣污染導致死亡的最大禍根是農村燒荒、伐木燒柴,以及炊事和取暖時大量燃燒牲畜糞便傳統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中國的空氣污染主要集中在戶外,而印度的空氣污染主要集中在室內和住家庭院中或周邊。
分析顯示,隨著印度經濟繼續高速增長,如果政府沒有改革和治理環境的決心,則對供電、供熱、供冷的進一步需求增加只會導致空氣污染死亡數字持續攀升。參與研究的印度專家承認,盡管政府承諾了一系列
減排目標,但是印度的工業、民用能源需求正處于激增期,因此在2050年之前很難看到空氣污染排放得到控制。
加拿大西海岸卑詩省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者布勞爾(Michael Brauer)表示,希望污染死亡數據可以有助于各國政府重新審視現行環保政策。他認為對于多數擁有長遠眼光的政府來說,這一系列統計數字應該會有助于他們更大力推動空氣污染治理和減排努力。
他說:“希望(新興經濟體)不會也像已開發國家一樣花費50到60年才完成污染治理,希望他們能更快一些。以美國為例,研究發現每投資1美元治理污染,最終所節省的醫藥開支在4至30美元之間,”他還說。
他希望新興經濟體國家政府從根本民生基本點更加全面的對待治污減排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