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30 23:17 來源: 中創碳投
5月中國的6個市場共成交4177.22萬元,比4月下跌三成,下跌量主要由湖北市場帶來。在6個碳市場成交均價中,深圳比月初略有上漲,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和廣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6個市場共交易配額130.78萬噸,比4月下跌四成。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核查完成以及履約期臨近,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地交易量大大上升,均在5月創下周交易量和月交易量記錄。
與此同時,重慶發改委發布一系列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細則,重慶碳市場有望于6月啟動,詳情請點擊本日《重慶碳市場規模1.25億噸,ccer使用不得超過8%。》一文
湖北:交易量下降,仍為最活躍碳市場
4月2日啟動的湖北市場活躍度驚人,在啟動后一個月已占全國交易量的94%,交易額的88%。本月湖北市場交易量有所減少,但仍為國內最活躍的碳市場。
5月份湖北碳配額(HBEA)價格平穩,5月5日成交均價為24.19元,隨后一直在24元左右波動,5月30日收于23.91元,微跌1%。本月成交量93.11萬噸,成交額2221.6萬元,均僅為上月四成,但仍占全國交易量的71%,交易額的53%,仍為全國最活躍碳市場。
上海、北京、深圳:市場交易爆發
上海、北京與深圳均已完成核查以及配額調整,并開始敦促企業進行履約,而這三個試點的交易量也在近兩周屢創新高。實踐證明,碳核查工作對促進企業了解和參與碳交易制度有著重要作用。
上海2013年碳配額(SHEA13)本月走勢平穩,以38.8元開盤,收于38.5元,交易日成交價保持在38-39元之間;月成交量共16.48萬噸,成交額638.87萬元,比上月大增130%,創下開市以來月度最高紀錄。
北京碳配額(BEA)本月走勢平穩,每日成交均價在52-53元之間,月成交量8.1萬噸,成交額429.83萬元,比上月大增250%,創下開市以來月度最高紀錄。
深圳碳配額(SZA)本月震蕩上升,中上旬先升后跌,從每噸66.76元上漲到77.89元,再跌回68.57元,然后再度上升至73.78元,月末回穩至69.62元,比月初上漲4%。本月深圳交易量繼續放大,成交量為11.53萬噸,比上月大增200%,成交額835.42萬元,比上月增加175%。
天津:價格下跌,交易仍不活躍
天津碳配額產品(TJEA)本月成交均價在28-38元之間,日成交均價先漲后跌,月初開于35.13元,升至38.64元后一路下滑,月末收于28.07元,一個月內下跌近三成。月成交量1.56萬噸,比上月增加一倍,成交額50.57萬元,比上月增加八成,但由于基數較小,因此市場表現仍不活躍。天津目前碳核查工作仍在進行中,也有媒體報道其履約工作將往后拖延一個月,在履約期臨近時其交易量有望上升。
廣東:價格回落,交易仍低迷
廣東碳配額產品(GDEA)價格本月以68.2元/噸開盤,月末收于61.18元/噸,下跌10%;廣東價格在本月初和本月下旬短暫超過深圳,成為全國價格最高市場,但月末的回落使得廣東重回第二的位置。
雖然價格仍算高企,不過廣東碳市場依舊維持之前的不活躍狀態,21個交易日中僅有16天產生交易,成交量合計只有139噸,成交額9357元,遠低于其它碳市場。
另外,廣東5月5日舉行了一次配額拍賣,以60元/噸的價格共拍出配額52.8796萬噸。至此,廣東已完成所有計劃內的配額拍賣,但仍有約176噸配額未能拍出,超過60家企業未獲得配額,廣東試點如何促進企業參與碳市場值得觀察。
截止5月30日,中國六個碳市場合計共成交442.47萬噸,成交額合計14152萬元。
深圳碳市場2013年6月18日啟動,累計成交38.69萬噸、2744萬元。
北京碳市場2013年11月28日啟動,累計成交18.4萬噸、968萬元。
上海碳市場2013年11月26日啟動,累計成交43.87萬噸、1676萬元。
廣東碳市場2013年12月19日啟動,累計成交12.62萬噸、760萬元。
天津碳市場2013年12月26日啟動,累計成交15.96萬噸、463萬元。
湖北碳市場2014年4月4日啟動,累計成交312.93萬噸,占全國累計交易量70%;累計成交額7541萬元,占全國累計交易額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