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碳家訊,“2016地壇
論壇”于6月16日在北京舉行,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杜少中出席并發言,他表示,很多人都不清楚
碳交易究竟是什么,實際上碳交易就是把環境換算成錢,用的多的掏錢,用的少掙錢。碳交易之所以在全世界這么有魅力,是因為可以通過碳交易方法促進技術創新和進步,讓企業有積極性,最終實現
節能減排的目標。
杜少中:昨天發改委開了一個會議,做碳
市場的宣傳,今天給了我這樣一個題目。首先,我和這些大專家同臺參加本次會議,心情很糾結。為什么糾結?他們是真專家,我是疑似專家,說錯了他們會戳穿我。但是還有好的一點,說錯了會糾正我們。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提出
問題不說錯,即使說錯了也會有糾正,跟他們幾位分別同臺過,非常感謝今天有這次機會和他們一起說,很難難得的機會。
這也說明我們地壇論壇有一個特色,我們利用首都的優勢,每年把這些大腕兒們集合在一起,讓大家在這個場合PK,PK的結果就是為了給大家普及
碳市場這門課程,非常有意義。今年辦了第七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建宇比我老,2008年就參加了,我是后來參加的。
第二個是很重要的會議,前天我在北京理工大學,他們讓我去講碳交易原理和實踐,什么是碳交易?談2交易說的是什么碳?有一個學員說煤碳。我說你說的沒錯,新虧沒有說吃火鍋那個碳。碳說到半天才是二氧化碳,這個二氧化碳怎么來的?四項能源使用量按單量折算過來,在圈內都是這樣的。這個問題拿到網絡上、公眾面前這就亂了,一說交易,就想到又有人想掙錢,環境還能交易?然后說的五花八門,幾乎你就沒法回答。
所以我想碳交易這個概念,出了我們這個屋子再討論,就得做一個講座。所以,有時候講座得我先上,段教授后上場,因為他先上場說半天沒有人懂,我先得鋪墊一下,經常是這樣的分工。因此,忽悠得先行,全過程都得跟。環境交易換算成錢,用的多的掏錢,用的少掙錢。碳交易之所以在全世界這么有魅力,是因為可以通過碳交易方法促進技術創新和進步,讓企業有積極性,最終實現
節能減排的目標。
但是問題又來了,我們把它納入了公眾視野,忽悠進來了。但是關鍵是怎么忽悠,都忽悠什么內容?剛才前面幾位的發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講的內容,加在一起串聯起來。剛才有一位嘉賓已經走了,他問我剛才講的有錯沒有?我說我就記住一句話,低碳和環保高度契合,我加了一句話是環保人都是低碳人,其實他也是環保人。
其實節能和減排是分著的,低碳和環保也是一回事,只是在不同角度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行政劃分就把事情分開,分開有礙于公眾對這件事情的認知,同時也影響這件事情的操作。我當過環交所的所長,一個企業有一個爹很幸福,因為是親爹,有兩個爹就得哭,因為兩個爹不往一塊想。要有三個爹你就死掉了,因為打架的時候互相指責,都打你的嘴。
所以環境交易所在這樣一種環境中生存,我為什么不挨打呢?它要打我的時候我就要打它了,所以不打我。但是有幾個向他們伸手呢?沒有。所以碳交易這件事情必須把原理講清楚,關鍵是忽悠的另外一個問題,剛才杜院士講的PPT非常精彩,內容豐富,我跟他說你的這些PPT分三次發出去,杜院士說你做什么我都贊成,所以我會把這幾張片子拿出來做一次更好的科普。
不能說給大家幾點警示,還必須給大家說真東西,還得接地氣。你要用90秒把事情說清楚,把受眾鎖定。段教授是大專家,在他研究以外的領域是不行的,當然也有每一門都是大學畢業的,比較少。我的發言就是想跟大家說,我們要一邊做一邊說,不僅是我們這些人熟悉的領域,還要讓我們身邊的人個和有關系的人熟悉碳市場,你們領導要實行你們不好干,而且也影響一定的范圍。所以說以后這樣的論壇,還多應該請這樣的領導參加,讓他們做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