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段茂盛
易碳家訊,“2016地壇
論壇”于6月16日在
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段茂盛出席并發言,他表示,
碳交易市場基本的規則是中央來定,具體的執行能夠交給地方的全部交給地方。
以下為會議實錄:
段茂盛: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來做第一個發言,第一個我們看出七個交易試點,大的方向是類似的,但是到每一個具體的因素實際的試點差距還是很大的,這就帶來一個
問題,包括今天上午亞行的人員也說了,如果說把所有試點都連起來也很有困難。
雖然說連接是一個思路,難度非常大,我們還是選擇了一個自上而下的方式,這是第一個問題。我們是一個區域的市場,全國市場一定涉及到主管部門和國家的主管部門職責分孔的問題。我們在中間的思路是簡政放權,能夠放給地方的權力都交給地方做,能夠讓地方做的事情都讓地方做,當然不是所有事情都交給地方做。既然我們用的是市場手段,對于市場最重要的一定是公平透明的市場,全國統一的市場,我們不想看到31個省市區的規則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基本的規則是中央來定,具體的執行能夠交給地方的全部交給地方。
除了我們國家發改委系統之外,還涉及到其他的內容,比如說第一期的時候要納入銀行部門,大家知道是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的部門,很多信息不像我們工業部門都有。像我們發改委系統不一定有這些信息,怎么來協調呢?大的管理體制是不能動的,但是我們可以請行業主管部門發揮比較重要的自然,在分配方法和制定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第三個問題。
第四個問題是31個省市區,中東西部有很大差異,我們怎么考慮這種差異?我們要設計一個規則,每個規則不一樣,還是統一的規則?直到今天為止,仍然有不同的思路,我們經過這些地方的交流,我們希望全國市場是統一規則的,不希望是分割的市場,這是我們貫徹的另外一個思路。
既然是市場,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公開透明的市場,不會有內部消息,有人知道的多,有人知道的少,知道多的會獲取不正當利益,我們會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市場。怎么去協調這兩個問題呢?如果我們看歐洲的市場,每一個設施每一年排放量都是公布的,但是我們雖然希望是公開透明的市場,但是我們總覺得邁出一大步就可以了,也不希望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階段,這是我們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很多的問題我只講關鍵的幾個,基于這樣一個思路,2014年年底的時候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
碳排放權交易的辦法,去年我們也向國務院提交了碳排放交易的信息表。我覺得從管理上來講是分級管理、各司其職、廣泛參與。國務院主管部門確定體系的基本規則,省級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執行。第四個是地方享有一定的自主權,我們采用了多種手段促進履行義務與依規行事,不要以罰款為主。最后,我們希望能夠貫徹信息最大化公開透明的原則。
分級管理、各司其職、廣泛參與主要體現幾個方面,國家發改委負責市場建設,對其運行進行管理、監督和指導。省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碳
排放權交易相關活動進行管理。比如說我們一個企業怎么納稅?按什么稅率?一個體系的建設運行會涉及到很多部門,我們最后也并沒有明確的說財政部干什么,我們只是說各有關部門協同做好工作就可以了,因為我們很難寫的全面和完整。
第四個是對于特定的交易要會同相關行業部門進行管理和監督,我們有銀行的以及電動汽車在里面,在這些方面可能行業主管部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對于全國體系來說,
第三方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三方資質管理過程中需要發改委和其他部門的協調,因為我們國家已經有體系了,部門之間怎么協作是屬于下一步的事情。
國家確定基本規則,我們納入的氣體種類、行業和重點排放單位確定標準。第二個是國家以及各地的排放配額總量、免費分配的排放配額數量、預留的排放數額量。第三個是配額免費分配方法,也是國家發改委來定。第四個是建立和管理碳排放權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因為它是獨立的市場,我們全國將來是統一的注冊登記系統。第五個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核算要報告指南。第六個是抵消機制,各個地方的規定不一樣,有些是無所適從,將來全國一定是統一的規則。交易機構也是發改委制定,有人說更多,道理怎么辦?我們統一說是發改委來定,怎么定呢?有兩種思路,市場公開競爭,優勝劣汰,誰提供的服務好誰就勝出,還有一種是指定幾家單位。市場是有波動的,希望控制在一定范圍,國家也要建立一個市場的調節機制。
這是國家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地方主管部門職責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國家做了這個標準,哪些企業做什么標準,以及每個企業把計算過程做的準確。對重點排放單位的排放監測計劃要進行備案,接收排放報告與核查報告,并進行復查。
非常重要的是確認重點排放單位上年度的排放量,意味著排一噸要交一噸的配額。這個確認權是地方的,一個企業上一年排了10萬噸還是12萬噸,這個責任是非常重大的。還要確保企業每一年按照要求提供相關配額,地方的主要權限是在這六個方面。
除了地方執行規則以外給予地方適當的靈活性,一個是地方可以適當擴大體系的覆蓋范圍,這是一個非常限制的問題?,F在我們公布可能要納入八個行業,但是大家拿這八個行業去比較一下試點行業,可能很多不在我們第一批的納入名單里,我們已經納入到市場里面的行業或者企業怎么辦?我們給地方一定的靈活性,如果說愿意擴大你的范圍,經過國家批準是可以的。
第二個是方法統一,也有可能有的地方會有這種需求,我希望給我的企業少配一點就可以了。對于主管部門來說,完成指標以外,國家還可以給你GDP的強度目標,可能是給你這個目標做出巨大貢獻的一部分。有的地方提出能不能給一些靈活權限,給這些企業分一些,這個也是可以的。如果地方愿意給企業少分一點,總量里面會多出來,怎么處理呢?留給他還是收回去呢?收回去就沒有動力去做。既然少分了一些,還是給予地方的,和第二條的激勵是融合的。
我們也要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給予罰款。我們是想通過各種手段,促進企業或者其他參與方履行他的義務。我們希望完全透明的市場,能夠公開的信息都公開,除了交易的情況,試點里面的交易量和交易額也是要公布的,在全國體系里面,除了集合的信息之外,對大宗交易希望它公布每一筆交易。什么叫大額的交易呢?現在沒有細則規劃,將來一定會有這種細則規劃的。
我就給大家匯報這這么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