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最晚7月 全國碳市場啟動重點工作延期

2016-6-30 08:31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6月30日,是國家發改委為全國碳市場啟動重點工作設定的時間節點。但是,實際上這項任務恐無法如期完成。

在6月16日舉辦的“第七屆地壇論壇”上,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國內履約處副處長王庶表示,從現在掌握的信息來看,地方難以在6月底向國家發改委報送碳排放數據。

“我們希望最晚在7月,至少大部分重點排放行業的數據能拿到。下一步才能確定,到底用哪個路徑計算配額。”王庶說。

內陸省份大多基礎薄弱,各地進度不一。王庶也表示,一些技術和能力等方面比較弱的地方,要委托中央級的單位進行幫扶,有針對性地部署報告工作,7月底把報告做出來。

也有專家開始擔心全國碳市場能否達到應有的效果。

“如果我們單純從市場機制設計方面考慮,而沒有考慮其他有關的政府部門和碳減排相關的政策,恐怕碳排放交易權的效果很難實施。”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說。

上半年任務難如期完成

國家發改委為保證全國碳市場運作而部署的重點工作無法如期完成。

根據國家發改委1月下發《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下稱“57號文”),各地方應于2月29日前報送重點排放企業名單,6月30日前上交擬納入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和經核查的排放報告,培育和遴選第三方核查機構及人員,強化能力建設。

早在半個月前的6月16日,王庶就表示,從現在掌握的信息來看,地方難以在6月底向國家發改委報送碳排放數據。

王庶介紹,按照進度和能力等標準來劃分,各地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以試點地區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已經完成了報送;第二梯隊已做了一些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細節問題;第三梯隊能力、技術比較薄弱,希望國家能給予幫助。

其實任務延期在一個月前已有預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氣候司曾于5月13日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報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擬納入企業名單的通知》稱,各地方提交的擬納入企業名單中仍存在覆蓋范圍不統一、企業信息不完整等問題,影響了下步工作的開展。

而后,地方根據當地情況開展了補充報送工作。以上海為例,該市發改委6月21日下發《關于開展本市擬補充納入全國碳交易體系的企業歷史碳排放報告工作的通知》稱,根據國家發改委5月13日的通知,補充納入的覆蓋行業及代碼,上海市擬對補充納入的企業組織完成歷史排放報告編制及報送工作。該通知要求當地企業將報告于6月30日前提交上海市發改委,而后將組織第三方核查機構對企業的排放數據進行核查,并上報國家發改委。

安迅思中國碳市場首席分析師陳少成認為,上半年的全國碳市場啟動重點工作延后,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有些省份進度比較緩慢;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是為了保證數據質量,不完全是壞事,大家都有更多的時間來核查數據。

北京科吉環境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科吉環境”)副總經理張清華表示,數據質量是全國碳市場建設“關鍵中的關鍵”。有些省份進度即便慢一點,也要保證質量。不過,過度寬松對于已經完成工作的省市來說并不公平,而且會影響全國碳市場的嚴肅性。

王庶介紹,氣候司希望最晚7月至少能拿到大部分重點排放行業的數據,下一步才能確定,到底用哪個路徑計算配額。

內陸省份基礎薄弱

對于延期,一位第三方核查機構負責人表示“不感到意外”。

“大多數非試點地區的地方政府和企業,以及國家發改委之外的國務院部門,對他們來說,碳交易還是個全新事物,需要過程來消化。”這位負責人表示,有些地方政府也很著急,特別是地方發改委。但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需要企業配合,憑發改委“一己之力”難以完成。

江西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看來,該省的難題在于“沒人沒錢”,甚至在能力建設上都以接受免費培訓為先。張清華介紹,江西省曾經做過85個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但項目相關的咨詢服務機構中沒有當地企業。

為此,江西省氣候處和廣東、湖北、北京等試點地區建立聯系,對各級主管部門官員、重點排放單位相關負責人等人員開展能力建設培訓。

根據科吉環境在廣東的經驗,張清華建議,培訓之后,服務機構最好緊跟落實,在具體實操階段也“手把手”地開展現場教學。第一年從培訓到實踐都跟著教一遍,第二年大部分工作企業就都能做好了。

多位業內人士稱,內陸省份大多基礎薄弱,但各地進度不一,地方主管部門和領導的決心意志和推動力是能否按時完成任務的保障,部分地方政府對于碳交易并不重視。

而基礎薄弱的甘肅新疆,分別于6月24日和6月28日公開了當地貫徹落實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從內容上看,這兩份實施方案并無特殊之處。不過,在新疆有多個客戶的科吉環境發現,實施方案下發后,控排企業備受鼓舞。

“企業感覺有盼頭了,對全國碳市場的信心也更足了。”張清華說,“西北地區都是資源大省,控排企業多,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屬于進度較慢的省份。甘肅、新疆能夠這么做,無疑對其他省份將起到促進作用,還將推動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初步納入的八大行業,其積極性和進展也不一樣,電力行業一直是最為積極的。

6月6日,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下稱“華電”)還公布了《中國華電“十二五”溫室氣體排放白皮書》,這是中央企業首次公開發布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根據該白皮書,華電在“十二五”期間結構調整減排二氧化碳達1.5億噸。

化工行業被納入的子行業最多,技術挑戰大。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介紹,聯合會正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但很多工作正在探索和開展,沒有形成一定的成熟內容。

試點履約期控排企業擴圍

對于七個試點地區來說,除了發改委部署的工作外,還要完成2015履約年的履約工作。

2014履約期結束后,北京又新增了控排單位。去年7月,北京市發改委和統計局下發的《關于公布2015年北京市重點排放單位及報告單位名單的通知》顯示,北京2015年控排單位為551家。今年3月15日,北京市發改委又下發通知新增了430家重點排放單位。這意味著,今年北京碳市場將有981家控排單位需要履約。

控排單位數量增加,被責令整改的未履約企業數量也提高了。6月17日,北京發改委發布通知稱,重點排放單位應于2016年6月15日前完成2015年碳排放配額的清算(履約),目前尚有85家單位未按規定完成此項工作,而去年只有4家被責令整改。

“北京今年新增的400多家控排單位都是第三產業,排放量小,本來就比較被動,而且沒有經驗。按照新增數量來算,85家算不上意外。”安迅思中國碳市場首席分析師陳少成說。

控排企業大擴圍的還有上海市。據上海發改委2月的統計,上海碳交易納入配額管理的單位2016年共有368家。

往年延期履約的廣東碳市場(不含深圳),今年履約工作如期結束。據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介紹,截至6月20日,納入廣東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186家控排企業均按時履約。2015年,廣東碳市場連續第二年履約率達100%。

深圳在2013和2014履約年未能達成全部控排單位按時履約,今年深圳仍要求控排單位6月30日前履約。截至6月28日,已有576家管控單位通過注冊登記簿系統提交足額配額,完成履約義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