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市聯合產權交易所開通
碳排放權交易。首個交易日成交16宗,總成交碳
排放權14.5萬噸,成交總額445.75萬元,每噸均價30.74元。我市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開市,標志國家確定的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全部實現開市。
據介紹,重慶市是全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之一。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集中在工業領域,試點范圍確定在254家年碳排放量超過2萬噸二氧化碳的工業企業,占總量近60%。根據《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試行)》,政府將采取總量控制方式,2015年前免費向254家配額管理單位發放碳排放權配額,今年總配額量1.3億噸。可交易配額通常是企業富余碳排放權。市聯交所交易一部副部長曹竹表示,由于存在市場交易,不排除部分企業在價低時儲備部分碳排放權,或在價高時先售出一部分。另據介紹,重慶市還將研究制定支持
碳金融發展
政策措施。
雖然碳排放權使用者幾乎都是工業企業,但如果你具備一定投資經驗,具有較高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個人金融資產在10萬元以上,也可以在交易所開設賬戶參與交易。
請你吃透政策規則
市聯交所交易一部副部長曹竹介紹,碳排放權交易是新生事物,個人投資者需吃透相關政策和交易規則。雖然你買進的碳排放權沒有使用時間限制,長期持有也不會過期,但有可能套牢。
他介紹,國內碳排放權交易處在起步階段,各交易所日成交量普遍不大。雖然近期部分交易所成交活躍程度明顯上升,但個人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碳排放權只能在本區域使用,配額分配方式和價格都存在差異,價差較大。6月18日廣東
深圳成交均價71.00元/噸,而湖北成交均價僅22.84元/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