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碳
市場于16日上午鳴鑼開市,標志著我國清潔能源第一大省四川正式跨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行列,相關市場參與者可就地、就近開展碳
排放權交易,助推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上午10時整,隨著一聲鑼響,四川
碳市場的序幕正式拉開,現場的LED大屏上隨即展示了實時交易
行情。開市半個小時,共完成10筆共計36.3萬噸國家核證自愿
減排量(
ccer)交易,成交金額逾400萬元,主要是風電、水電、光伏、沼氣、瓦斯發電等項目。
推行碳排放交易權制度是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四川是繼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
深圳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之后,全國第八個擁有國家備案
碳交易機構的省份。四川碳市場依托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開展,面向全國碳市場交易者,并有望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平臺網絡的建設。
當日,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也進行了揭牌。中心將面向主管部門、重點排放單位、三方機構、行業協會等碳市場參與者開展常態化能力建設培訓活動,對西部地區和全國碳市場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
四川是我國當前最具規模的清潔能源大省,依靠水電、風電、光伏等資源生產了全國約五分之一的清潔能源,2015年底四川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31%,碳資產開發潛力巨大。
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董事長何錦峰認為,四川碳市場開市后能極大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現優勝劣汰和市場出清,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推動西部地區的轉型發展、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