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速覽
? 全球GDP翻番,能源需求僅增加約30%
? 在2035年之前,石油、天然氣與煤炭仍是主導能源
? 天然氣的增速超過石油和煤炭
? 全球煤炭消費量在未來20年將達到峰值
2017年3月30日,BP在
北京發布了《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中文版,對世界能源
市場在未來20年的發展作出預測。
BP的基本判斷是,2015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預期增長30%左右,年均增長1.3%。這一增速明顯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預期增長速度。
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表示:“全球能源格局正在改變。傳統的需求中心正在被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超越。在技術進步和對環境關注的驅動下,能源結構正在轉變。我們的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
預測1:石油、天然氣、煤炭仍是主導能源
BP預測,雖然非化石燃料將在未來20年內占據能源供應增長量的一半,但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仍將是為世界經濟提供動力的主導能源,占2035年能源供應總量的75%以上,低于2015年的水平(85%)。
從各細分領域來看,盡管增速將逐步放緩,預計石油仍將以年均0.7%的速度繼續增長。在展望期內,世界上大部分石油流入
交通部門,但到21世紀30年代初,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特別是用于
石化產品的生產,將成為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
煤炭的增速由過去20年間年均2.7%急劇放緩至年均0.2%,全球煤炭消費量將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原因是中國轉向更清潔低碳的燃料。不過,即便如此,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市場。印度是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長市場。
相較于石油和煤炭,天然氣是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年均增長1.6%)。在2035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的份額將超過煤炭,成為世界第二大燃料來源。
根據BP的判斷,能源轉型的一大重要特征是能源結構的持續低碳化,展望期內,可再生能源將是增速最快的能源,年均增長率達到7.1%。到2035年,其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從2015年的3%躍升至10%。未來二十年,中國將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來源,其增量將超過歐盟與美國之和。
預測2:碳排放增速創最低,排放量卻仍有增長
對于碳排放,BP的基本判斷是,來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將以低于過去20年平均增速(2.1%)三分之一的速度增長(0.6%),但展望期間,碳排放量在基本情景下仍將增長約13%,這遠遠超過了國際能源署450情景的預測——即到2035年,全球碳排放需下降約30%才有機會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制定的
減排目標——盡管若基本情景得以實現,這0.6%的增速將是自1965年有記錄以來,任意20年間最低的碳排放增速。
BP在展望中給出的快速轉型情景是:主要經濟體的實際碳價到2035年升至100美元/噸,加上一系列鼓勵更快提高能效和轉換燃料的
政策措施,碳排放在21世紀20年代初達到峰值,到2035年比2015年低12%。
而在更快的轉型情景下,到2035年,碳排放量將比2015年低32%。這與國際能源署450情景中的碳排放下降幅度一致。
有趣的是,與國際能源署450情景相同,快速和更快的轉型情景都預測到了能源強度和
碳強度(單位能耗的碳排放)以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并且大多數減排量來自
電力部門。在更快的轉型情景下,到2035年,電力幾乎全部脫碳,而全球發電部門碳排放量不到2015年水平的四分之一。
預測3:核電:中國“風景獨好”
分地區發電十年增量
日本方面,預計在展望前半期逐步重啟一些反應堆,但不會回到福島事故前的水平。
未來20年,中國核電將以年均增速11%,1100太瓦時的速度快速增長,占據全球新增核電發電量近四分之三的江山。相當于每三個月中國就有一個新的反應堆啟動。
預測4:天然氣全球“開花”
得益于發電轉型的能源政策,煤炭所占份額不斷縮小,并向天然氣轉移。中東、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引領常規天然氣產量的增長(年均0.7%),中國、中東和美國則是主要需求增長中心。
到2035年,天然氣在中國能源需求中的份額將達到11%;進口天然氣占總消費量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歐洲天然氣進口份額將從2015年的約50%上升至2035年的近80%。
預測5:電動汽車減緩石油需求的增長
根據BP的預測,交通部門在展望期內消費了石油需求增長的近三分之二,其中汽車對石油的需求量為每天增加約400萬桶。電動汽車的數量從2015年的120萬輛增至2035年的約1億輛(約占全球汽車總量的6%),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石油需求的增長。
不過,電動汽車在減緩石油需求增長上的作用,遠遠及不上燃料效率提升(降低1700萬桶/日)的顯著效果。增加1億輛電動汽車,只減少石油需求增長120萬桶/日。
而總的來說,新興經濟體中對汽車需求的增加,超過了提高燃油效率和交通電氣化對汽車液體燃料需求的減少效果,使得車用液體燃料需求增加了400萬桶/日,約占展望期間全球新增需求的四分之一。
BP認為,出行方式的快速革命可能擾亂石油需求。為此構建了兩種情景,來考慮電動汽車、自動汽車、共享汽車、拼車對車用石油需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