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我省首個省級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項目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完成競價交易,碳資產管理公司“廣州微碳”和“杭州超騰”分別以以14.71元/噸、14.75元/噸成功競得標的物。
碳普惠制是廣東在全國首創的對
節能減碳行為賦予價值的減碳激勵機制。近一年來,我省陸續在廣州、東莞、中山、惠州、河源等市開展碳普惠制試點。本次競價的標的物為廣東省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項目,分別是國營劉張家山林場林業碳普惠森林保護項目A(26284噸);國營劉張家山林場林業碳普惠森林經營項目B(11328噸)。共有9家機構參加本次競價,競價底價為12.03元/噸。
下午3時,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項目競價開始,機構的工作人員分別進入不同的交易室,采用“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競價方式決定成功競買人。競價時間結束后,交易系統自動將所有競買人申報價按照價格優先原則進行先后排序,申報價相同的按照時間優先原則進行先后排序。最終,兩家機構競價成功,其中“廣州微碳”競得項目A,“杭州超騰”競得項目B。競價活動結束后,項目業主與成功競買人進行了項目簽約。
“廣州微碳”商務經理王文英介紹,他們購買的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將用于廣東碳
市場履約及
碳中和。
林業
碳匯是通過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動,利用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與土壤當中,從而吸收或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過程。這次競價成功表明,廣東碳普惠機制初步探索了一條碳普惠與
碳交易有機結合的路徑,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廣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