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上海碳市場2016年度履約和交易情況分析

2017-8-21 14:44 來源: 環保橋 |作者: HSF

上海碳市場2016年度履約和交易情況分析

國內碳市場自2013年開始試點以來,首次的配額發放和碳交易包含了2013-2015三年,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碳市場經歷了初期試水之后的改進之年,可以看作是試點地區碳交易的2.0版本,也是2017年開始全國性碳市場之前的一次更全面的試水檢驗。
根據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通告,截止2017年7月11日,上海市所有納入碳排放管理的企業中全部完成了2016年度的碳交易履約。
1
2016年上海市碳交易規則變化
從交易規則上來看,無論是配額覆蓋范圍、配額分配方法、配額使用及限制等方面,2016年的交易規則都與試點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具體如表1所示。

上海碳市場2016年度履約和交易情況分析

可以看出:
1. 配額分配范圍
2016年的納管企業范圍較試點期更廣,并且將之前單純以排放規模為標準改成了排放和用能雙標準,結合之前每年公布的重點用能排放企業,使得數據統計口徑更統一,也更趨合理。
2. 配額分配方法
2016年的配額分配方案根據之前試點期的實施經驗進行了更為細致的劃分,更加符合相關行業和企業的特點,也更有利于實際操作。
3. 配額發放
由于免費發放的配額對于納管企業來說成本為零,全部采用免費配額導致了試點期臨近結束之時配額價格的大幅跳水,嚴重影響了市場信心。2016年設置了免費發放的比例,預留了一定比例的配額通過競買方式發放,競拍底價不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的1.2倍,這對穩定配額市場的價格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4. 配額使用
2013-2015年的配額標識了年份且為每一年份的配額設置了最低持有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前兩年履約期的配額流動性,而在最后一年又由于試點期之后配額的結轉政策不明確,導致大量拋售和價格暴跌。2016年吸取了試點期的經驗,去掉了配額的年份標識并且明確了結轉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額的交易量,并且有利于市場參與方合理制定長期的交易策略。
5. 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使用
CCER作為配額市場的補充可以起到增加流動性的作用,但是過量的CCER供給也會破壞配額的市場平衡。在2016年的配額交易中,由于限定了CCER項目類型和年份,并且降低了使用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CCER價格對配額價格的沖擊。
2
上海市碳配額交易數據分析
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下面兩幅圖比較了2013-2015年試點期及2016履約年度的配額交易情況。

數據來源:上海環境能源交易網

1.配額交易量
對比配額總量和交易量可以看出,2013-2015年交易量占配額總量只有3%,2016年交易量占到配額總量的7%,比例增加了一倍多。整體來看,2016年配額交易量增加明顯,但相對于配額總量來說占比仍然比較小。
一方面,對于持有配額不足的企業,雖然在整個交易期均有買入的愿望,但是由于把握不準市場的走向,在履約期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實際的交易行為。而另一方面,持有盈余配額的企業,積極參與市場交易的動力不足,也只有在履約期之前的一小段時間內會考慮出售配額,同時出于保守考慮,還會持有一些配額用于下個階段的結轉。而政府免費發放的配額量總體寬松,納管企業的減排壓力不足以轉化成有效的交易動力,所以造成了交易不夠活躍的局面。
對于機構交易者來說,雖然有足夠的動力做大交易量,但是受制于自身的規模以及政府的政策制定,對市場交易量的實際影響不大。
2.配額交易價格
2013-2015年的配額交易價格雖然在剛開始幾個月一度達到過接近45元/噸的高點,但是之后卻一路下滑,特別是試點期最后一年的履約期,由于配額結轉至下階段的政策不明確,同時整體配額供給又遠大于需求,因而市場上出現大量拋售,導致價格一直跌至5元/噸以下。
2016年重啟配額交易以來,線上成交均價從一開始10元/噸以下穩步上升到40元/噸左右,最終一直穩定在35元/噸上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對預留發放部分的配額設定了較高的拍賣底價,使得履約期的價格維持了之前的水平,沒有像試點期一樣大幅跳水。可以認為2016履約年度的上海配額價格較為真實的反映了市場的供需關系和未來預期。
3.交易活躍度
2013-2015年的配額交易絕大部分集中在最后一年履約期,并且包含了大量的協議轉讓。在此之前只有兩個履約期有一些交易,其余時間交易量非常少。這說明碳市場試點初期大部分企業一直抱有觀望的態度,由于三年配額一次性發放,很多企業出于對未來年份排放的不確定性,即使持有盈余配額也一直不愿意出售。直到最后一年履約期前后,市場擔心試點期配額不可用于下一履約期,同時總體配額供應遠大于需求,而由于初始配額全部免費發放(2014年6月為增加市場供應政府以競拍方式新提供了少量配額),企業獲得配額的成本幾乎為零,因此在最后階段出現了大量的拋售行為。由于交易量相對較大,很多交易通過協議轉讓的形式進行。
2016年的配額交易仍然主要集中在履約期,最后履約日(2017年6月30日)之前一個月的交易量占整個履約期交易量的一半以上。此前,當價格從一開始的10元/噸一路攀升至40元/噸時市場出現了一小波交易高峰,說明了價格增長信號對交易量增加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政府減少了企業配額的免費發放比例,額外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對配額價格更為敏感。但是在目前的履約體制下納管企業的配額成本依舊不高,因此在履約期之外的時間里對交易依然沒有太大的熱情,除了機構和少數納管企業的做市行為,碳交易市場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流動性。
3
碳金融創新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配額現貨交易,上海在碳金融創新產品方面也一直在做各種嘗試。2015年5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了《協助辦理CCER質押業務的規則》,并協助完成了兩筆CCER質押貸款。6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借碳交易業務細則(試行)》,并啟動了掉期交易等中遠期交易產品設計開發,于2015年8月完成了首單借碳交易業務。
2016年12月19日,經過兩周的模擬仿真交易,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試運行正式啟動,這是全國首個采用中央對手清算模式的碳金融衍生品,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上海的碳配額遠期采用當月起未來1年的2、5、8、11月月度協議,下表比較了截至目前六種碳配額遠期產品上線以來的結算價格和成交量,結算價格是交易所根據協議成交價格及報價團的報價綜合計算所得。
可以看出,遠期產品上線初期價格波動較大,在履約期前后一段時間價格整體趨于穩定,并且遠月份的價格高于近月份,說明市場對價格的判斷趨于理性。但是受現貨市場流動性和機構參與度不足的影響,遠期產品的成交量還比較低,未來隨著市場認知度的提高,交易量有望大幅提升。


數據來源:上海環境能源所交易數據
4
結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市2016年的碳交易規則更為細致合理,也取得了一定的實際執行效果,但由于國內碳市場整體活躍度不高,上層政策不明確以及納管企業參與意識不強等因素的影響,上海碳市場仍然缺乏全面有效的流動性以及完善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在全國碳市場即將到來之時,上海的碳交易經驗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首先,配額競價發放的機制可以有效促進市場價格的形成,相對于無償獲得配額,拍賣配額需要的成本使得配額不足的納管企業會更多考慮在履約期之前就提前購入以降低成本,未來如果能逐步提高配額競價發放的比例,將會增加市場整體的流動性。
其次,對CCER等配額補償機制的限制使用可以有效抵御對配額價格的沖擊,未來制定更嚴格的CCER準入機制應該是整體趨勢。
另外,碳金融衍生品的引入一方面能夠帶來市場投機和套利機會,吸引更多外部機構的參與,提高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類似于上海碳配額遠期產品的上線,使得納管企業可以采取套期保值的投資策略以較小的資金投入提前鎖定交易成本,這對穩定市場價格并促進長期價格機制的形成有積極的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政府的配額管理政策對市場的交易量和交易價格影響重大,由于市場各方的預期大部分基于政府的配額政策,如果不能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會給市場帶來不必要的波動和損失,也會傷害納管企業參與市場交易的積極性。因此在保證實施有效性的前提下制定明確的政策導向和統一貫徹的原則對未來碳市場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同時政策的出臺最好給市場留有一定的反應時間,否則市場的參與者要么等待政策,不敢行動,要么來不及做出合理應對,只能縮短未來市場投資前瞻的時效性,兩種情況都會降低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導致市場整體流動性的減弱。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