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17 12:5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低碳經濟剛剛起步,能否順利進行下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掌握創新能源科技的人才。漸漸地,擁有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的海歸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事實上,中國這場以低碳經濟為主導的綠色革命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
黃國琳自小在國外留學,也有過工作經歷,了解了不少發達地區的環保情況。回到家鄉后,他看到有很多廢瓷,既浪費瓷土資源又浪費燃料,而且給環境帶來破壞。當時正在找創業項目的黃國琳就有了能不能使這些廢瓷變廢為寶的念頭。考察之后,他成立了富麗天奧石環保磚廠。黃國琳說:“大家對綠色環保都有一個誤會,感覺綠色環保價格很高,都是外表好看里面不好用的東西。其實現在環保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我們正在用技術能力把綠色環保理念轉化成實際行動,來支持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海歸客座教授葛蘇認為,海歸在發達國家學習環保方面的技術和方法,然后回國服務,大有前途。相對而言,海歸在節能環保領域創業受傳統理念影響較小,在國外的經歷讓他們懂得節能環保的重要性,在該領域找到機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低碳經濟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相對地,海歸作為連接中外的橋梁也必然更“吃香”。
喻恒在德國留學期間就有自主創業的想法,并且也在不斷尋找創業的商機。一次鄰居因油漆中毒的事件,讓喻恒產生了將水性環保漆引入國內的想法。回國后,他首次將水性漆系列環保產品引入中國,并且成功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水性漆以水為稀釋劑,不同于以有機溶劑如苯、甲苯等為稀釋劑的普通油漆,不會產生有毒的氣體和揮發物。
在英國留學8年的小伙子楊振回國之后,在家鄉海南成立了自己的環保公司。在國外,碳排放是可以交易的。“如果一家工廠的配額只能排放1000噸,使用完后就不能再生產,除非通過碳排放市場購買更多的配額。”他說,“通過統計省下的電量,可以計算出省了多少煤炭,然后拿出來交易。碳交易可以作為促使企業節能降耗的手段,更好地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
目前,越來越多的留學海外人員已經看到這個機遇。他們在逐步尋求環保事業的發展平臺,尋找回國創業、參與這場綠色革命的契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