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家樣本企業中,只有6家企業制定了碳
減排目標,占30%,其中2家企業均設定了絕對減排量和相對減排量的目標。5家設定絕對減排目標的企業中,或鎖定目標年份具體的排放量,或鎖定目標年份相
較基準年份的減排量,也有碳試點企業將當年的碳配額或基于碳配額的碳排放消減量作為絕對減排目標。有七成即14家企業未設定減排目標,其中,6家表示對未來三年公司碳排放的整體變化趨勢無法預測,占43%,有5家預測下降,占36%,認為上升的2家,認為持平的1家。企業對未設定減排目標解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類:
第一類是企業沒有開展過
碳盤查,缺少碳排放基礎數據,包括與
碳減排掛鉤的績效指標量
化工作還沒有形成,無法制定明確的減排目標;
第二類是碳減排工作處于啟動階段,正在進行碳核查和相應的改進,計劃逐步在公司內部穩步實施后,再制定減排目標;
第三類是因為沒有所屬行業的碳核算
方法學,也缺少行業的碳排放標準,所以暫未設定企業的碳減排目標;
第四類是企業不是高能耗單位。有的企業雖然沒有減排目標,但制定了綠色
政策并測量自身的碳排放,開展直接或間接的碳減排行動,例如減少差旅飛行的碳排放等等。
企業的碳排放戰略和減排目標不一定均已明確和具備,但是所有20家樣本企業都正在實施或已經實施了具體的碳減排行動。20家企業的減排行動各具行業特征,可以歸納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產品設計和規劃:將
節能作為產品設計、建造和使用的重要標準,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補充能源;
第二類是改進生產工藝: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包括社區和建筑的節能改造;
第三類是建立管理制度:設置專職能源控制人員、節能推進組,引領企業碳排放工作的開展。
據中國
碳交易網了解到,在加強自身運營碳排放管理的同時,一些企業也在為客戶提供具有
節能減排效益的產品和服務。在20家樣本企業中,有14家介紹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成果,占70%,包括為客戶提供
節能產品、提供節能解決方案,與客戶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等。例如:房地產企業開發綠色地產和綠色三星建筑,酒店業實施空調系統、照明系統、鍋爐系統的節能改造,為客人提供健康低碳的客房服務,電子制造業改善包裝設計結構,減少產品包裝材料的使用量等等。有些企業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產生的減排效益,如二氧化碳減排量、節能量等也有大致的估算,說明在碳排放的測算方面已有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