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4年,我國紙及
紙板總產量10470萬t,較2013年增長3.56%。同年,
造紙及紙制品業能源消費總量4040.56萬t標準煤,占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1.4%,是輕工業中能耗最高的行業之一。近年來,我國造紙工業已取得了明顯的
節能減排效果。“十二五”期間噸紙及紙板綜合能耗降低了22%
碳排放強度也逐年減少。為進一步消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十三五”期間噸紙及紙板綜合能耗將再降低50kgce,相當于噸紙及紙板碳排放量將減少132kgCO2,
節能減排仍是我國造紙工業低碳發展的關鍵。
2016年1月1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
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以下簡稱“57號文”) 提出了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八大重點排放行業,造紙行業作為唯一的輕工產業被列入其中,要求相應企業按照文件要求對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及相關數據進行分年度核算與報告。
目前,已開展
碳交易試點的七省市中,上海和廣東均已發布了各地區的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指南,其中廣東省涉及71家造紙企業,上海有6家造紙企業。
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保證在交易過程中做到造紙企業碳排放量的可檢測、可報告和可核查,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制和印發了《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年度綜合能耗達到1萬t標煤以上的造紙企業,應按要求對其碳排放量相關數據進行監測,并將所有數據和檢測情況形成企業年度碳排放報告,由具有碳排放權核查資質的
第三方機構對其進行核算后再進行交易。開展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是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本課題對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源進行了識別,然后根據指南對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核算方法進行詳細闡述,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應用分析。
1 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源與核算邊界
1.1 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及種類
溫室氣體是指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的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成分?!毒┒甲h定書》中規定控制的6種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0)、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
在制漿造紙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燃燒、生物質燃料(木屑、秸稈、黑液)燃燒、凈購入
電力和熱力隱含的排放、過程排放、廢棄物處理排放等6大排放源。
在估算我國制漿造紙工業的碳排放量時,涵蓋了生物質燃料產生的CO2,并給出了相應的碳排放計算公式。表1給出了用于測算制漿造紙過程產生的生物質燃料的碳排放因子。
1.2 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核算邊界
以造紙和紙制品生產為主營業務的法人企業或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應按規定核算和報告其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核算邊界示意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凈購入電力和熱力排放、過程排放、厭氧廢水處理排放組成。
2 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
確定了核算邊界和排放源之后,造紙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等于核算邊界內所有生產系統的化石燃料燃燒排放(E燃燒)、凈購入電力排放(E電)、凈購入熱力排放(E熱)、過程排放(E過程)、厭氧廢水處理排放量(E廢水)之和,單位為噸CO2當量(tCO2e)。
3 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系統
為方便報告企業按照“指南”和“57號文”要求報送企業溫室氣體歷史排放數據和補充數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開發完成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直報系統”,并分批次進行了多次測試工作,同時也在多個地區開展了直報系統培訓。
4 結語
造紙行業為首批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的高能耗輕工產業之一,還需要繼續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同時還要積極探索向低碳生產模式發展的途徑和方式,例如通過不斷改善能源效率;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發展新能源,進一步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比例;推進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的應用;加強企業能源和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碳排放管理;實施低碳標桿引領計劃,推動造紙企業開展碳排放對標活動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