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歐洲汽車制造商或因達不到碳排放標準面臨320億歐元罰款

2019-8-8 14:26 來源: 新浪汽車

歐洲汽車制造商或因達不到碳排放標準面臨320億歐元罰款


歐盟碳排放規定的嚴厲性,意味著歐洲工業被迫提供越來越多的電池電動汽車和一些過渡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高昂的價格將把普通買家趕出新車市場,并造成各種意想不到的后果,包括導致一些小型汽車制造商在股票估值、銷售和利潤雙雙大跌之際被大型玩家收購。

根據投資研究機構杰富瑞(Jefferies)的一份報告,如果汽車制造商從2018年起在滿足歐盟2020/21碳排放規定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將面臨總計320億歐元(約合360億美元)的罰款。這些罰款將是預期利潤的兩倍,并將導致新車價格上調至10%。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European Ca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表示,由于柴油動力汽車銷量下滑,以及對耗油量更大的SUV的需求飆升,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際上增加了1.6%。

歐盟要求,到2021年,每家汽車制造商生產的汽車平均CO2燃料經濟性必須達到每加侖57.4英里。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逐步上升,到2030年,每加侖汽油的平均行駛里程將達到92英里,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大眾曾表示,到2030年,生產Up和Polo等小型車的成本將會變得過高,首次購車者可能會被迫購買續航范圍有限、價格低廉的小型電動汽車。

總部位于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即使預測到2040年全球將有3億輛電動汽車上路,但電動汽車的出現實際上也不會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產生多大影響。

國際能源署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按照目前的發電機系統,即使市場擁有3億輛電動汽車,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也不到1%——等于沒有任何影響。”

根據EVVolumes.com的數據,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210萬輛,比2017年增長64%。這包括所有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混合動力汽車。

“如果你使用電力脫碳,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不會下降,就可能對當地造成污染,但對全球的排放輛卻沒有幫助,”比羅爾說。

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游說團體“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則不以為然,表示電動汽車將日益降低對化石燃料的需求。

投資研究機構杰富瑞(Jefferies)表示,歐盟的監管規定正迅速向汽車制造商施加壓力,未來6個月,它們將不得不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提高3倍。

“汽車制造商面臨的真正的挑戰是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多快的速度降低下半年生產的汽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使庫存在年底前達標。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消費者選擇的車型減少,新車售價價格上漲——僅電動汽車就可能使平均價格上漲8-10%,而歷史性的汽車價格漲幅僅為2%,”杰富瑞分析師菲利普?霍喬斯(Philippe Houchois)表示。

霍喬斯補充稱,“如果合規失敗,我們將看到政策危機的所有因素,包括行業、監管機構、消費者和游說團體的相互指責,政府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投資研究機構Evercore ISI在一份報告中稱,2020/21二氧化碳排放管制是近年來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如果你認為歐盟新規則很快就會改變,那就做夢去吧。

歐盟不可能廢除或放緩碳排放的規定,因為這需要數年時間,而且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達成新的共識。汽車制造商將不得不撤出高利潤的耗油量大型汽車,轉而推出價格更低的車型,或許會出現虧損。僅僅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不夠的,因為到2025年,嚴格的規定將需要更多的斜面。豐田和標致雪鐵龍(PSA)等公司目前依賴于混合動力車,并走在行業前列,但它們將會發現,在20年代末,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滿足法規

Evercore ISI估計,如果各大車企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2018年的水平,歐洲汽車行業將面臨330億歐元(約376億美元)(罰款)的風險。汽車公司需要花費150億歐元(171億美元)的成本改造才能符合新的法規要求。這與杰富瑞320億歐元的估計非常接近。Evercore ISI還指出,寶馬和奔馳在將純電動汽車推向市場方面行動遲緩。

杰富瑞表示,法國雷諾和梅賽德斯在二氧化碳排減少中明顯落后。“為了達到排放目標,我們假定混合動力汽車的額外成本為1500歐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3000歐元,純電動汽車為8000歐元,這可能使歐盟汽車稅后平均價格從2.9萬歐元升至3.2萬歐元。相比之下,過去15年的汽車價格年增長率為2%。即使繼續保持低利率,消費者也可能會抵制這種價格上漲。”

杰富瑞在報告中稱:“如果不能實現合規,我們認為,二氧化碳監管包含了政策危機的所有要素,將使得汽車行業與監管機構和各州對立起來。”

汽車行業、監管機構、政府和公眾輿論之間將爆發激烈的爭論,企業將要求政府提供充電基礎設施,政府或進行罰款為充電設施提供資金。歐盟對汽油和柴油燃料經濟性的要求似乎不切實際。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