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占全球總量的將近一半,每天一億個包裹的時代已到來。
快遞業高速成長,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環境
問題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量的包裝廢棄物,以及快件
交通運輸過程產生的空氣污染,都在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綠色包裝和綠色物流成為時代和社會的剛需。本文將從微觀角度探索一個包裹的全生命旅程以及其綠色化,也期待很快可以看到一個全旅程都是綠色的包裹。
根據《2018年中國綠色物流發展報告》等公開信息源,一個包裹從用戶下單到送到用戶手中,全生命周期旅程主要包括包裝、運輸、倉儲、配送、回收等環節。一個包裹的綠色旅程也主要從這幾個環節實現綠色化。
一、包裝綠色化:
隨著《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快遞封裝用品》等系列標準的出臺,綠色包裝成為各大快遞物流公司需要順應的行業趨勢。“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是“十三五”期間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三大指標。
平日里拿到手中的包裹,至少要包含膠帶、包裝箱/封套、包裝袋幾部分,其中包裝袋又有塑料薄膜袋、氣墊膜包裝袋、塑料編織袋等多種形式。目前主流電商平臺、快遞公司及其供應商紛紛采取措施實現包裝的綠色化:
1,原箱發貨:直接通過商品原箱發貨,零新增包裝。既能減少包材消耗,減輕環保壓力,又能為商家和物流企業減少成本。
2,紙箱復用:重復利用舊紙箱作為包裝材料,減少紙箱的消耗。
3,電子面單:通過使用更小面積的面單或純電子面單替代傳統的快遞四聯面單。菜鳥電子面單每年幫助全行業,節省紙質運單200多億張。
4,切箱算法:通過智能算法,使包裝材料減量。據測算,通過智能箱型設計和切箱算法,可以減少倉內15%的包材使用。據菜鳥數據,截止目前,這一算法已經被累計用在5.1億個包裝紙箱和快遞袋上。賣家只要輸入商品的長寬高和歷史訂單數量,系統就會自動推薦最佳尺寸的箱型。有新訂單時,系統會根據商品體積,自動與紙箱匹配,并提供裝箱順序及擺放樣式。這是一個典型的非常值得提倡的科技助力低碳環保的案例。
5,生物降解塑料袋替代:生物降解塑料袋替代傳統塑料袋從環保角度是積極的。而從低碳角度看,碳阻跡團隊做過核算,發現可降解塑料袋如果成分是100%PLA的,則會實現碳
減排;如果含有PBAT成分, 則很難確定是否
碳減排。以下是主流的綠色包裝材料列表:
(來源:2018年中國綠色物流發展報告)
6,免膠帶紙箱:免膠帶紙箱的環保性體現在減少了膠帶的使用以及其帶來的環境污染;而在低碳性方面,由于免膠帶紙箱在減少膠帶的同時卻增加了紙箱的面積,導致總體上并不減少
碳排放。免膠帶紙箱的低碳性體現在減少了紙箱的破壞率,從而增加了紙箱的重復利用率,從全生命周期看減少了碳排放。
(來源:螞蟻森林)
二、運輸綠色化:
運輸過程的綠色化主要體現在兩點:
1,交通運輸工具的綠色化主流物流企業紛紛采取新能源電動車替代傳統燃油車,降低運輸過程的碳排放(當然減碳的前提條件是電動車使用的電的排放系數需要降低,確保百公里電動車耗電產生的排放低于燃油車耗油產生的碳排放,這也需要國家的能源結構進行優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才能實現)。
2,減少交通運輸距離的智能化新能源車不光實現了綠色能源,同時還實現了智能化。新能源物流車通過搭建“智慧大腦”,根據訂單的動態,生成最優的配送線路,并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的感知動態調整頁面,實現與司機的互動,實現智慧化的運輸、配送等。通過門店發貨、就近配送等策略不光可以提升運送效率,還可以降低綜合運輸距離隨而降低單位產品的運輸過程碳排放。
三、倉儲綠色化:
倉儲過程的綠色化主要體現在倉庫、轉運中心等的
節能設施、措施,例如采用屋頂光伏發電、LED照明、使用秸稈托盤替代塑料或金屬托盤、利用自然光采光、合理實施垃圾分類等。
四、配送綠色化:
最后一公里配送過程綠色化主要包括:
1,快遞小哥交通工具的綠色化,電動車替代燃油車。
2,智能快遞柜的大規模應用:通過智能快遞柜,減少快遞小哥在社區(一般較大社區)里電動車穿梭產生的碳排放。
五、回收綠色化:
用戶在收到包裹后,對包裹的處理一直是環境污染的根源。菜鳥提出的“回箱計劃”在驛站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包裹在驛站拆后,紙箱還可回收,下一個人寄快遞能直接使用。
1
實現綠色物流,中國主流的電商巨頭及其物流平臺責無旁貸,也很高興看到他們紛紛也在綠色包裝綠色物流領域的創新和發力。
1,菜鳥綠動計劃
在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絡宣布聯合32家中國及全球合作伙伴啟動菜鳥綠色聯盟——“綠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
這是迄今為止物流業最大一次環保聯合行動。在當晚的主題演講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專門提及,希望物流行業和菜鳥一同研究,讓中國的物流真正成為未來世界的物流,讓中國的物流變成綠色的物流。
這一綠色聯盟包括 “四通一達”、中國郵政、俄羅斯郵政、加拿大郵政、Fedex、新加坡郵政、蘇寧、日日順等中國及全球知名物流企業。除了環保包材的替換計劃,這一行動還承諾通過使用新能源車輛、可回收材料,重復使用包裝,建立包材回收體系等舉措,爭取在5年內達成行業總體碳排放減少362萬噸。
2,京東青流計劃
預計到2020年,京東將減少供應鏈中一次性包裝紙箱使用量100億個,相當于2015年全年全國快遞紙箱的使用數量;從品牌商到電商企業的供貨端,京東物流將實現80%商品包裝耗材的可回收、單位商品包裝重量減輕25%;在用戶端,京東物流50%以上的塑料包裝將使用生物降解材料、100%物流包裝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100%物流包裝印刷采用環保印刷工藝。
京東物流目前已在
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建成規模化的新能源車隊,在上海亞洲一號實現了倉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用,研發了新型兩層物流標簽、每年可減少700噸紙張使用,研發的生物降解快遞袋等包裝新材料已大規模應用,每年淘汰近百億個傳統塑料袋,同時還投放了十萬青流循環箱。
京東物流推出“青流計劃”,由于其擁有自有物流體系,對包裝、運輸、倉儲等環節可以直接規模應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環保包裝,這是其實現綠色物流的優勢所在。
“青城計劃”是蘇寧物流在城市維度的全新探索和行動升級,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全鏈路綠色物流解決方案,結合地方特色,創新驅動、源頭治理、社會協同,推進綠色產品的全場景應用,打造出新型綠色物流快遞城市。
到2020年,蘇寧物流將全國上線20座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武裝的智慧型綠倉;綠色包裝規模化應用,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總計將投放超過20億個綠色循環包裝產品;綠色運輸升級,蘇寧物流將啟動線上線下智能物流系統+新能源物流車,通過提升門店就近發貨占比以及智能算法重塑物流效能,未來3年投放10000輛新能源車,逐步取代燃油車;末端網絡上,全國100%區域的蘇寧門店開通“服務專區”、“回收專區”,同時將綠色回收站納入社區服務。
用戶在寄收快遞的時候,快遞信封的浪費以及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是非常顯著的。快遞公司如何改進快遞信封,使其可以重復利用已經成為社會迫切的需要。我們欣喜的看到順豐等企業也在嘗試做出一些改變,讓信封可以二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
而筆者團隊目前接觸到一家創業公司,他們對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快遞信封做了一個非常小的設計,但是個人認為是一個天才的設計,將普通快遞信封的重復使用次數可以增加到最多15次,碳阻跡團隊也幫這家創業公司計算了這種環保信封比一般信封可以減少多少碳排放。期待更多的創業公司把這樣的所謂低科技(不是多么高明的新技術,而是生活中的小創意和發明,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推向
市場,被快遞公司接受。這將是公眾期待的,也是最令人興奮的。

總結起來,通過以上共同的努力,一個綠色包裹的旅程應該會是這樣:
“商品采用免膠帶的原箱,通過智能調度從最近的倉發貨;信息處理采取電子面單;存儲商品的倉庫使用了光伏發電、秸稈托盤等;在轉運過程中使用新能源車運輸、將商品配送到智能快遞柜或者驛站;用戶在收到包裹后可以將包裝回收利用的真正的一個包裹的綠色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