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新社12月15日報道,在經歷了兩周的談判、又加時兩天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當天在西班牙馬德里閉幕,各國代表勉強達成共識,但未在核心議題上達成一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5日表示,對大會未能取得更大成果感到失望。
德新社稱,大會最后發表宣言,呼吁各國以更大雄心應對氣候變化,無論是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還是在向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國家提供援助方面,都要做得更多。宣言還強調,應當提高2030年前溫室氣體
減排目標,并在2020年出臺相應計劃。
不過,這份共識的“含金量”并不高,各國未能在本次大會的核心議題——
碳排放交易機制上達成共識。大會宣言稱,2020年氣候變化大會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各國屆時將繼續就此話題進行討論。各國最主要的爭議體現在“碳排放雙重計算”
問題上:如果一個發達工業國援助一個非洲不發達國家建造了一座太陽能發電站,由此實現的溫室氣體減排,到底應當算作誰的成就?德國新聞電視臺表示,環保組織批評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力度不夠,尤其是美國。報道稱,華盛頓退出《巴黎協定》,被指故意不讓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更大共識。
“這是歷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延時最長的一次。”德國《明鏡》周刊稱,大會原定13日閉幕,但因為各方爭執加時43個小時。為避免談判破裂,本屆大會主席、智利環境部長施密特與多國代表分別進行了一對一的會談。14日的一份宣言草案也遭到了各國否決。最不發達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以及中國代表因為草案體現的雄心不足而要求修改。綠色和平組織全球總干事摩根甚至將草案稱作“對全人類的欺騙”。
“環保雄心”也成了本屆大會的熱詞。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發表聲明,稱國際社會失去了一個展現他們應對氣候危機雄心的機會。他呼吁各國不要放棄,在2020年努力兌現承諾,在2050年達到
碳中和的目標,不要讓氣溫上升超過1.5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