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廣西北海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北海市2020年降碳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0-4-21 10:14 來源: 北海市

北海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北海市2020年降碳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北節能辦〔2020〕4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潿洲島旅游管理委員會,各園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北海市2020年降碳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北海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4月16日
(信息是否公開:主動公開)

北海市2020年降碳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61號),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2019-2020年降碳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桂政辦電〔2019〕240號)的工作部署,為切實做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現我市2020年和“十三五”降碳目標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2020年降碳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全市目標:2020年,全市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完成自治區下達的年度目標,較2015年累計下降10%以上。
(二)縣區目標: 2020年,合浦縣、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各下降10%。

二、基本思路

堅持問題導向,按照控總量、限增量、減煤炭的總體要求,實施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清潔能源電力供給等措施,加快推進企業優化用能結構,減少煤炭消費量。堅持責任導向,嚴格落實各縣區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和市級有關部門綜合協調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嚴格考核,完成2020年及“十三五”降碳約束性指標,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十四五”降碳工作打牢基礎。

三、嚴格落實責任

(一)嚴格落實縣區政府責任
各縣區人民政府是本轄區降碳工作實施責任主體,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把降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與發展經濟、引進項目等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列入各縣區政府工作報告和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圍繞“十三五”降碳目標深入研究制定“一縣一策”、“一企一策”等精準措施,并認真實施;加強轄區降碳形勢預測預警,督促轄區有關單位及時啟動調控措施,有序有效推進降碳工作,千方百計完成轄區降碳目標任務。
(二)嚴格落實職能部門責任
各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溝通協同,切實做好本行業本領域降碳管理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全市降碳工作牽頭單位。負責建立健全降碳工作機制;召集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相關單位,定期對全市及縣區降碳形勢進行分析、預測,匯總上報目標任務進展情況并提出對策建議;組織碳排放量核算、降碳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全市節能工作牽頭單位。負責組織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工作,全市節能形勢分析、預測,匯總上報工作進展情況,提出對策建議;煤電項目布局、清潔電力調入協調和乙醇汽油推廣工作。指導各縣區合理控制高耗能項目建設,推動落實能源消費增量及煤炭消費調控措施。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領域節能和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工作牽頭單位。指導工業企業落實節能降碳措施。督促工業企業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牽頭單位。指導有關單位削減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督促有關單位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交通運輸局:交通運輸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牽頭單位。指導交通運輸企業削減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督促有關單位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市農業農村局:農業農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牽頭單位。指導有關單位削減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督促有關單位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市商務局:商業和民用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牽頭單位。指導有關單位削減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督促有關單位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市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公共機構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牽頭單位。指導有關單位削減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督促有關單位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市統計局:負責提供碳排放核算的能耗統計基礎數據,配合開展季度、半年和全年各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單位節能降碳目標完成情況的分析、預測和預警工作。
市財政局: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建立促進低碳發展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落實本級降碳工作經費預算,逐步加大已有應對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投入。
市場監管局: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大力推行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全力推動低碳產品認證工作。
市市政管理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工作,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低碳化處理。
市行政審批局:落實產業準入政策,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上馬,嚴把能耗準入關。
北海供電局:牽頭做好煤電及清潔能源電力生產和消費調度,及時提供電力調入及調出核算數據,配合開展季度、半年和全年各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能耗及電力生產消費狀況分析,增加清潔能源電力消納能力,優化電力配送結構。
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要結合實際,密切配合,積極行動,共同完成“十三五”降碳目標任務。
四、工作任務及分工
(一)嚴格煤炭消費削減工作
制定實施2020年能源調控工作的實施意見,控制重點行業企業煤炭消費,分解能源消費總量和增量到各縣區,確保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85萬噸標準煤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我市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建立健全全市重點耗能企業清單,重點控制綜合能耗前50家企業的能源消費,將自治區下達的能耗增量及煤炭減量目標分解落實到各縣區和企業以及具體項目上,并嚴格管控。推進可再生能源項目發展,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化石能源結構調整力度,確保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上升,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或完成自治區下達我市的年度目標。(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單位:市行政審批局、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二)強化重點領域降碳工作
1.加強工業領域降碳。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組織制定2020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計劃,充分利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手段,淘汰落后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產品,如期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淘汰任務;2020年,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五年累計下降率達到自治區下達控制目標,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年有所降低。抓好冶金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中小企業節能低碳技術改造工作。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大力推行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全力推動低碳產品認證工作。(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2.推進建筑降碳。嚴格落實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確保完成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年度目標任務。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鼓勵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應用太陽能、空氣能、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2020年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比例超過全區的平均水平或完成自治區下達我市的年度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目標。開展商業和公共建筑低碳化運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排放臺賬記錄、安裝分項計量裝置、健全建筑能耗臺賬、開展建筑能源審計等工作。(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強化交通運輸降碳。組織開展綠色交通建設工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城區公共交通人均日出行次數比上年提高或達到0.4次以上。積極推動運輸結構調整,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推進運輸裝備專業化和大型化,鼓勵淘汰老舊高能耗車輛、船舶和作業機械,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優先支持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廣應用節能環保車船,加快推廣車用乙醇汽油。組織開展交通運輸重點監測企業節能減排統計分析、評價考核工作。到2020年底,完成自治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下達我市二氧化碳控排進度目標,全市公共交通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保有量比上年有所增長或占所有車輛比例達到60%以上。(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自治區北部灣港口管理局北海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4.推進農業農村降碳。實施農業節能降碳,大力發展低碳農業,推廣農業節水技術,鼓勵增施生物有機肥、有機復合肥,綠肥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化肥使用量增量比上年降低,完成自治區下達2020年我市化肥使用量下降目標。逐步淘汰老舊農業機械,推廣農用節能機械、設備和漁船,推廣甘蔗機械化收獲技術,發展節能農業大棚。結合農村危房改造穩步推進農房節能及綠色化改造,推動城鎮燃氣管網向近郊農村延伸和省柴節煤灶更新換代。科學規劃農村沼氣建設布局,加強沼氣設施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和災害防控,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到2020年,造林面積、森林撫育面積完成自治區下達我市年度和十三五的計劃任務。(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加強公共機構降碳。在公共機構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持續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完成自治區下達我市2020年度公共機構能源消費指標。對新建、改擴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進行能效對標,嚴格執行現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加快推進公共機構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建立公共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機制,實施綠色照明工程和綠色數據機房改造。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建設。繼續開展公共機構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建設工作。(牽頭單位:市機關后勤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住建局、科技局、市場監管局)
6.推動商貿流通領域降碳。推動零售、批發、餐飲、住宿、物流等企業建立綠色節能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推動照明、制冷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開展綠色商場示范,加快綠色倉儲建設,鼓勵建設綠色物流園區。(牽頭單位:市商務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
7.加強低碳生活方式倡導。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工作,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低碳化處理;積極組織開展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綠色出行行動的宣傳及評選活動。(牽頭單位:市市政管理局、農業農村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住建局、交通運輸局)
(三)推進低碳發展
開展碳排放峰值目標、達峰路線圖和總量控制研究并按路線圖要求逐步實施;積極組織創建低碳城市試點、低碳城鎮試點、低碳工業園區試點、低碳社區試點,開展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低碳示范園區、低碳示范社區等示范工作。舉辦或參與重大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活動。(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四)持續完善市場化機制
1.嚴格清潔能源電力消納。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家能源局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和低價上網項目建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北海供電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計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根據自治區統一部署,組織開展2019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監測計劃制定工作,持續開展能力建設;動員和組織全市電力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鼓勵和引導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企業率先公布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和控排行動措施。組織開展碳普惠制、碳積分等其他機制創新工作。(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嚴格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和天然氣供應設施建設。加快化工、造紙、印染、制革、制藥、電鍍等產業集聚區利用園區及周邊現有熱電聯產機組、純凝發電機組余熱實施供熱改造進度,鼓勵供熱企業與工業用戶直接交易,供熱價格由企業與用戶協商確定。大力推進縣域天然氣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建設,加快培育天然氣消費市場。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等領域推進天然氣、電能替代。(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交通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4.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全面清理取消對高耗能行業的優待類電價以及其他各種不合理價格優惠政策。嚴格落實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等7個行業的差別電價政策,對淘汰和限制類企業用電(含市場化交易電量)實行更高價格。繼續嚴格執行高耗能產品的強制性能耗標準,對超能耗(電耗)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政策。(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單位:北海供電局)
(五)建立健全統計機制
健全計量、統計、監測、預警體系,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統計與調查制度,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數據采集和能源計量審查,客觀、準確、及時地反映企業能源消費情況,協同做好能耗統計與降碳統計核算工作,建立碳排放年度核算方法和報告制度,開展溫室氣體清單編制,不斷完善數據審核評估辦法。(牽頭單位:市統計局、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加強宣傳引導
加強宣傳報道,通過電視、廣播、“兩微”平臺等媒介及時向人民群眾發布相關信息,舉辦“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系列活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傳和科普教育,提升全民低碳意識,大力倡導綠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降碳工作的良好氛圍。(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科技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統計與核算、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等工作,發揮行業協會和專業服務機構作用,加強社會中介組織的功能建設,發展市場中介組織。加強業務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圍繞實現“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多渠道統籌籌借資金,切實加大資金投入,做好我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
(三)強化目標責任考核。認真落實《北海市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十三五”規劃》(北節能辦〔2017〕40號),將二氧化碳強度年度降低目標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年度計劃報告,制定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考核實施辦法,開展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考核,建立以環境質量考核為導向的減排考核制度,做到任務明確、措施到位、獎懲分明。
(四)加強跟蹤調度和信息通報。各縣區各有關部門于每月8日前將上月高耗能項目投產情況和降碳工作推進情況以及年度目標完成預測情況報送市生態環境局匯總后上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市生態環境局及時匯總分析,定期通報,適時調度,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市人民政府。
北海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4月16日印發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