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日媒:評估經濟影響 全球央行籌謀應對氣候變化風險

2020-10-14 23:10 來源: 參考消息

日媒稱,世界各國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對氣候變化風險加強警惕。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地球變暖引發大規模自然災害,導致經濟形勢惡化,金融系統不穩定。也有估算稱,到2100年,世界國內生產總值(GDP)或最多減少25%。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13日報道,由各國和地區央行和監管機構組成的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今夏對氣候變化情形進行分析并發布報告。日本銀行和日本金融廳也加入了該組織。報告指出,如果各國不及時采取地球變暖對策,到2100年世界GDP或最多減少25%。

報道稱,氣候變化風險有兩大類。其一,溫室氣體增加,化石燃料管制措施增多,企業成本增大或項目性價比變差。其二,地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臺風規模增大,自然災害帶來房屋倒塌等物理損害。

報道指出,時間跨度較大的經濟預測數值帶有不確定性,實際影響可能比估算值還大。有估算稱,今后40年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股票收益將分別減少30%和25%左右。

報道還稱,消費者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程度提高,已有企業率先采取對策。由于環保意識較強的股東等施加壓力,世界金融機構也開始出現停止或減少向煤炭火力發電站融資的動向。乍看起來與環境領域關系較遠的各國央行和監管機構也意識到經濟和金融系統所受影響,積極采取對策。

在這一領域走在前面的是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該行2019年12月宣布,就金融行業對氣候變化風險的耐受度進行“壓力測試”。預計在2021年以后發表測試結果。法國央行等也考慮采取同樣措施。

也有機構摸索采取金融對策。歐洲中央銀行自2021年起接受利率隨企業環保目標達成度發生變化的債券,作為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時的抵押。

獎勵機制是,如果目標達成度較高,則企業利率負擔較低,如果目標達成度較低,則利率負擔提高。歐洲央行同意金融機構以債券作為抵押,推動債券發行。

作為金融寬松政策的一環,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現出有意將綠色債券列為資產購買對象。

不過,一種根深蒂固的意見是,金融政策是對經濟和金融市場整體起作用的宏觀經濟對策,將焦點放在環保這一特定領域是不妥當的。日本銀行內部也有人認為,購買綠色債券可能會破壞市場的資源分配功能,與央行的中立立場不符。金融當局將持續探索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干預氣候變化風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