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我國環保志愿服務項目超130萬,公眾參與路徑仍待完善

2022-6-8 15:31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作者: 張藝

      從上世紀80年代的義務植樹,到近年來的巡河護林、保護生物多樣性,再到參與環境公益訴訟,過去40年間,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領域日益擴展,生態文明志愿服務隊伍蓬勃發展。

  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的“生態志愿服務論壇”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截至目前,全國環境保護類志愿服務項目已超過130萬個,占到全國志愿服務項目總數的約20%,不少公眾都參與了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化身為“民間河長”“生態衛士”“環保守夜人”。

  但同時,一些專家也指出,我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仍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管理不規范、資金支持不足、參與渠道不暢通、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如何更好地提升我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學者、官員和一線志愿者在論壇上各抒己見。

  遼寧盤錦老人劉德天為保護黑嘴鷗堅守30年,還帶動當地群眾共同參與愛鳥、護鳥。1991年,《盤錦日報》的一名記者發起并成立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嘴鷗保護協會。如今,黑嘴鷗數量從1200只增長到1.5萬只、50余萬畝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盤錦遼河口濕地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黑嘴鷗繁殖地。

  福建省海洋生態文明促進會會長、全國青聯委員方垂弘,已從事生態環保公益事業13年。方垂弘介紹,他們協助多個部門開展環保工作,從一個協會發展到涵蓋了20家單位的省級濱海沙灘保護志愿者聯盟,從簡單開展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環保宣教到專業性推動水域生態安全、外來物種入侵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甚至也參與區域污染治理。

  在一些地方,垃圾發電廠變身多功能城市客廳,志愿服務新陣地。光大環保能源常州分公司,有座建在社區里全開放、超低排放的花園式的垃圾發電廠。去年世界讀書日,常州市首屆星空讀書節啟動儀式就在廠區的街心花園舉辦。

  黃潤秋認為,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在推動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方面大有可為。

  中國第一所自然教育學校坐落在我國最小的國家濕地公園——深圳華僑城濕地公園。在這塊“都市中的綠翡翠”,孩子們成為小小志愿者,擁有定制化的觀賞服務和繪本課程,還可以在志愿者平臺上互動學習、傳播生態知識。

  北京師范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張強注意到,我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在參與方式的數字化,工作場域的社區化,空間格局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的環境韌性化等方面展現出創新趨勢。

  “據調查,深圳市鹽田區2021年居民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為23.9%,這在全國已經處于領先水平。”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林震說,我國公民生態文明素養總體水平還不高,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度低、踐行度低的現象依然存在。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吳軍介紹,該中心此前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阻礙公眾參與志愿服務的因素里,55.6%的公眾不知道如何參與,其次是缺乏必要的培訓保障和組織規范。“這說明,生態環境志愿服務距離規范化、全民化、長期化的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亟需在制度建設、能力提升、宣傳引導等方面進一步開展相關的工作。”

  對于還在起步階段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提出,鼓勵國有企業和社會資本牽頭成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基金,為志愿組織的發展和重點項目的開展提供資金支持。

  他還建議,研究建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榮譽制度和激勵機制,形成全社會競相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加快建立國家生態環境志愿服務信息化管理,便利信息交流和共享,為志愿者匹配相應的項目提供便捷的通道。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樹勛介紹,浙江正努力搭建生態環境部門與公眾的紐帶和橋梁,通過召開環保社會組織研討會,加強與公眾、媒體溝通,制定綠色傳播促進計劃,開展公眾參與圓桌會的培訓交流,為省內百余家環保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伍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培育支持。

  如何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素養培育?林震說,首先要加強生態文明思政課程建設,加快生態文明學科體系的構建和教學體系的形成。同時堅持知行合一的理念,鼓勵青少年參加力所能及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

  田成川說,除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等一些叫響的品牌項目,生態環境部近期正圍繞塑料污染治理、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等主題,謀劃打造一批大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