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碳減排定價助力企業低碳轉型

2022-12-26 10:22 來源: 新華財經

  23日,由昆明市人民政府與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主辦的2022綠色金融國際峰會滇池論壇在昆明舉行。峰會以“加快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助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立足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新格局,全面勾勒昆明綠色產業戰略布局與發展成效,聚焦綠色金融助力昆明“8+N”產業發展,構建“基金+綠色產業”共贏發展新格局,打造中國綠色經濟標桿集聚地,推動昆明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黃震在論壇上發言指出,碳減排技術在“十四五”進入像石化化工,包括民用航空鋼鐵等行業后,通過碳市場碳減排給予了明確的價格預期,每減一噸碳可以得到回報利益,將提升市場主體對低碳技術的研發需求。碳減排技術回報將助力企業低碳轉型,促進企業碳減排。

  以下為演講實錄:

  黃震:大家好!非常高興出席“2022年綠色金融國際峰會滇池論壇”。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們看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21,我們看一下工業革命以前,在1750年二氧化碳濃度是275,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第三次工業革命由于能源的發現和利用可以說極大地提高的生產率。在人類社會大繁榮、大發展的同時產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也是氣侯變化問題。工程院有一個數據,我們國家有88%的二氧化碳來自于能源系統,因此我們要實現“雙碳”目標,我想非常重要的是面臨一次新的綠色能源轉型。

  一起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上若干次的能源轉型,首先可以看到人類首先從學會鉆木取火開始學習對能源的使用,然后進入到農業時代農耕文化。我們可以看到又發明了蒸汽機,然后進入到煤炭為主的時代。再進一步由于法拉第發明了電池感應,然后發明了電動機、電話等等,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也進一步引發了煤、使用、天然氣的大規模使用,所以很多國家進入到油氣為主的時代,由于也進入一個工業文明的時代。未來我們走向何方?我想大家有共識,未來走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全新時代,也就是零碳時代,也就是到生態文明的時代。

  今天重點講講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人類能源綠色轉型的四個特征:一是變革性的、顛覆性能源轉型。我們首先看一下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我們將近85%發生變化,我們核能占到15%多一些。根據我們的預測,到2060年到碳中和的哪一天,也就是我們可以看到非化石能源要占到80%以上,而化石能源在15%以內,這就是變革性、顛覆性的能源轉型。

  我們發現有一個非常大的特征,基于地下資源稟賦的開放利用走向技術開發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所謂的地下就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利用煤、石油、天然氣作為主要的能源開發利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數據,要占到全球煤炭總量的75%,石油儲量的20%,天然氣儲量的27%,所以由于產生了經濟的一系列問題,而未來我們走向主要是基于技術創新,每個國家、每一個地區可以充分利用大家得到的風光水電資源,我們是基于技術創新更多風和光轉化成綠色電力為人類所用,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這是變革性、顛覆性的,走向可再生能源,這是主導的能源轉型。

  我們可以看到前幾次能源轉型,我們是從新材走向VR為主,我們主要是因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由于造成人類開始大量使用煤炭,而我們這樣一次能源轉型,我們政策主導,首先從國際上看在聯合國氣侯變化的框架公約下,我們可以看《巴黎協定》《氣侯協議》等等,可以說減排溫室氣體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高度共識的一件事情,我們了解不僅有140個國家已經宣布在2050年前后實現零碳。

  從國內來看,2021年由黨中央發布了《有關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由國務院發布了《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就是“1+N”。然后像發改委、工信部等等都在發相關的文件,我們來說國家在穩步有序的推進“雙碳”進程,加快構建國家和地方“1+N”體系。

  然后再來看是一個科技驅動的綠色轉型,首先看到這次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構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系統,而這樣的能源系統我的理解是應該是一個高比例新能源為主體,新能源+儲能,然后化石能源作為保障性能源,然后構建這種高度電氣化是清潔、零碳、高效的能源體系,這樣的能源體系是要邁向碳中和目標,我們的技術進步將獲得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一種戰略性的支撐。我們可以看到經常講新能源要走向主體能源,這里面非常重要的變革技術就是新型電力系統,它是新型電力為主體,包括我們在源端要除了風光以外,水和火的技術,然后在負荷端、消費端有更多的虛擬電廠,然后由于可再生能源是波動性、隨機性,儲能非常重要,我們要中長時各種儲能技術的方案,然后我們需要更多的智能網,包括局域網等等技術變得十分關鍵,作為綠色能源轉型,我們的技術,特別是變革性技術、顛覆性技術不可或缺。

  另外一方面的特征是市場也是關鍵的,我們這個市場大概支撐我們的能源轉型和“雙碳”,其中最重要的是碳市場,這個碳市場大家知道去年已經正式開啟,從目前來看在電力行業,今后在“十四五”進入像石化、化工,包括民用航空、鋼鐵等等,非常重要的是通過碳市場對碳減排給予了一個非常重要一明確的價格,就是你每減一噸碳可以得到利益的回報,由于必然會提升對低碳技術的研發需求,碳減排技術可以得到回報,由此助力低碳轉型,也促進企業的碳減排。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碳市場、碳配額,未來還會有碳稅來提高化石能源的產品,排碳的成本會變得越來越高,減碳的收益會越來越大,溢價越來越小,由于會帶來低碳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另外是市場自身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是能源轉型和“雙碳”,其中另外一些市場是能源市場,能源市場最重要的是經常包括能量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能量補償機制等等,最重要的還是要還原我們作為一個商品的屬性,那么通過電力的價格來反映我們對市場、對電力稀缺的程度,大家知道去年12月是不少地方,今年也有出現了一些拉閘限電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看到首先應該理順電和煤的價格應該區別于大面積拉閘限電的情況,未來更重要的是構建新能源為主體,這樣的情況我們看不見的手是不可或缺的,怎么利用電力市場在能源資源的配置當中的作用來推動我們的新能源為主體的全新能源系統供電非常關鍵。

  今天我們講到綠色金融,我想市場自身,我們在能源轉型方面,綠色金融不可或缺、非常重要。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能源的綠色轉型將會催生大量鄉新能源、光伏、風能、新型電力系統、可再生燃料、儲能、碳捕捉、碳利用等等諸多領域裝備和基礎設施有一些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投資機會。同時可以看到最近幾年發展非常快,包括像碳信用、碳信貸、碳保險、碳期貨等等都孕育而生,另外我們知道ESG在重塑我們的價格,它對我們的產業轉型、能源轉型帶來,比如資金流、成本等等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也會帶來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的變化,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綠色轉型當中的一種賦能作用和支撐的作用。

  因此,我想說在這樣一種碳中和愿景下的轉型,我們可以看到政策輔導、科技的驅動,包括市場的支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三者環環相扣,不可或缺。所以我經常講面向碳中和能源轉型絕不僅僅是能源問題和技術問題,他們是一個全局性、系統性的問題,能源轉型的路徑需要政策、技術、市場進行多層面的科學設計和決策。

  最后我想說過去人類文明從石器時代走向鐵器時代,并不是用完就完了,所以我們要面向我們的碳中和,我想這種變革已經發生,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變革當中找到我們大家每一個企業的機遇,我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黨中央的健康領導下,我們一定會達到我們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