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沿海中心零碳產業高地踐行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

2022-12-27 14:39 來源: 中國日報網

近十年來,我國在低碳社區、低碳工業園、近零碳排放區建設方面開展了有益嘗試,取得了積極進展,“零碳園區”和“碳中和示范區”建設熱潮引發各地高度重視。隨著“雙碳”轉型趨勢漸明,作為產業集聚發展核心單元的園區肩負新使命。

其中,江蘇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勇立潮頭。12月19日,《江蘇射陽港經濟開發區低(零)碳園區規劃》(下稱《規劃》)正式發布。受江蘇射陽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邀請,《規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組織包括多位院士在內的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專題研討、數據分析等多種方式最終編寫完成。

據悉,《規劃》從江蘇射陽港經濟開發區低(零)碳園區建設面臨的形勢入手,分析了港開區典型碳排放場景及能源供給模式,深入研究了港開區低(零)碳園區規劃基礎條件,提出了港開區低(零)碳園區規劃思路、原則和目標,為港開區成功申報首批低(零)碳試點園區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規劃》全方位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契合‘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論述,符合當前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的方向。我們將以打造‘八大重點工程’為抓手,持續聚焦‘生產、生活、生態’三大主題,錨定‘千億投資、千億銷售、千萬千瓦裝機容量’目標,圍繞工業節能降碳、綠色能源供給、碳匯能力提升、能碳協同管理、應用場景布局等重點領域,全力以赴搶機遇、塑優勢,培產業、壯實力,確保高質量建成低(零)碳產業園區試點,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者淼表示。

港開區“風光”無限

作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已發展成為江蘇沿海開發戰略節點、射陽沿海開發的主區域。

2021年,射陽新能源發電量34.9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32.2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為108.2%。這意味著,射陽的新能源發電在滿足當地社會用電量之余,還向全國貢獻著能量。

為何無限“風光”在射陽?

射陽于中國大陸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東部起點,地處江蘇沿海中心位置,相傳因精衛填海而成陸,由后羿射日而得名,是江蘇海域面積最大的縣份。

2018年,在這片神話之地,省級射陽港經濟開發區批復成立。

定位為蘇北河海門戶,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地處射陽東部沿海、射陽港港口。規劃建設用地范圍西至G228臨海高等公路,北至橫四河(規劃)、東至海堤公路、南至通港大道,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

便利的交通和區位優勢更是為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海上風電產業,憑借具有良好的資源條件和大規模風電場項目開發的天然優勢,射陽港經濟開發區一躍成為全國風電產業發展的重鎮。

“自2017年決定培育新能源產業,我區立足優越的‘風電’資源稟賦、空間承載能級等要素,短短5年,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及強、以點成鏈的產業新格局,形成風場開發、裝備智造、科創研發、檢測認證、運維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條,風電產業生態圈初具雛形?!鄙潢柛劢洕_發區新能源產業園副主任李克寧表示。

據李克寧介紹,截至目前,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已經落戶風電龍頭企業、風電產業研究院、中車葉片檢測中心、CQC新能源創新基地等研發平臺31家,其中世界500強8家、國內500強7家。

新能源注入電力供給新動能

國家能源集團、遠景能源、中車時代、華能電力、GE、采埃孚、中廣核、中節能、亨通、大連重工、天順風能,一批批國際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落戶射陽港經濟開發區。

“射陽港在推動風電產業發展升級過程中非常注重國際合作,提出了發揮園區區位優勢,構筑國際化戰略橋頭堡,吸引國際技術、資金和先進理念,快速提升自身產業和產品檔次,提高射陽新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出了國際海上風電新城品牌發展思路,這些都將極大的深化國內外能源新技術研發與示范合作,推動江蘇乃至全國零碳產業發展?!敝袊筮B高級經理學院特聘教授張玉清認為。

“十三五”期間,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加大項目招引、加強重大項目建設,以大項目支撐新能源產業趕超發展。

一方面,依托海上、陸上風電項目規劃開發,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海上、陸上風電開發運營、風電裝備制造、風電場施工建設、運行維護、以及勘察設計、大型設備物流等頗具規模的風電產業體系。

另一方面,其他能源穩步發展。2020年,射陽港經濟開發區火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2020年實現規上工業開票銷售超過20億元。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等項目有所布局,火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領域初具規模。

截至目前,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共實現新能源并網244.5萬千瓦,其中風電130.5萬千瓦、光伏114萬千瓦,年均發電量56億千瓦時。

而按照射陽港經濟開發區的綠色能源供應發展規劃,到2025年,該區初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園區能源利用體系,可再生能源自供給比例超過50%,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達到60%,推動建成綠電消費為主的園區綠色能源消費體系,園區綠電消費比例達到60%;到2030年,形成以可再生能源自供給為主的園區能源利用體系,可再生能源自供給比例達到80%,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達到80%,推動建成綠電消費為主的園區綠色能源消費體系,園區綠電消費比例達到80%。

形成港開區零碳建設經驗

海上風電資源富裕,但新能源綠電消納能力受限,進而,立足于地方區位條件和產業聚集優勢,射陽港經濟開發區的零碳智慧園區應運而生。

優越的港口條件、充裕的產業用地以及豐富的風光資源,使得射陽港經濟開發區的零碳智慧園建設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然而,新能源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完善、臨近區域同構競爭嚴重、低(零)碳園區建設的軟硬件基礎還比較薄弱,成為射陽港經濟開發區不得不面臨的薄弱短板。

對此,《規劃》提出了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建設的重點任務包括,培育高質量新能源及裝備產業,發展百億級新材料產業群,打造沿海健康綠色發展基地,包括節能降碳改造工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程,完善園區零碳交通體系,建設生態碳匯能力提升工程等。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周大地認為,“對于像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這種比較小的區域,實現‘碳中和’目標還是非常有特點、有挑戰性的。比如海上風電上岸后如何通過就地消納來實現園區的綠色供能,以及加強當地現有1.4萬畝金海林場,以及沿海生態防護林、生態濕地等生態碳匯資源開發利用。這些課題的研究和落地實踐都將為全國其它地區零碳建設提供有益的嘗試?!?/div>

當前,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密集型產業,以產業升級轉型助推高能耗產業減碳減排正逢其時。零碳裝備、零碳產品是未來參與全球競爭,引領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與此同時,地方也存在參與綠電交易、清潔生產的需求,亟待各項設施完善以滿足需求。

歐盟碳關稅機制下,國內供應鏈企業提高綠電使用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壓力巨大。如國內的立訊精密作為蘋果代工的主要供應商,正迫切向諸如遠景等綠色能源領先企業尋求低成本的綠電解決方案,入駐零碳產業園成為立訊等企業首要考慮的解決方案。

不過,產業園區千園千面,如何建設、運營、認證實質長期缺乏標準,困擾行業發展。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明確提出打造零碳產業園,湖北、浙江、上海、天津等地都已經下發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建設的政策文件,但尚未出臺較為明確的相關定義、實施路徑和評判標準。

中國能源研究會認為,為因地制宜推動零碳園區落地,射陽需要在全面提升碳管理能力、構建零碳園區標準體系、大力推動零碳技術創新等三方面加強保障。為此,建議應積極開展碳中和社會宣傳;推動重點企業公布碳排放信息;鼓勵園區企業個人積極參與綠電、綠證交易以及碳交易;成立園區零碳產業發展基金;爭取本地資源開發企業的綠證就近就地交易。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