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外賣平臺的熱詞少不了“保供”。這一年,疫情反復,線上配送壓力增加,外賣平臺既要做好運力調配保障及時送到,又要聯合商家共同做好物資供應,做好“有貨可送”,同時“智能配送站”“外賣智能取餐柜”“智能安全頭盔”給安心配送上一把鎖。
數據顯示,我國外賣行業一年能消耗數億個餐盒,這也激發外賣平臺不斷實施減碳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2022年,外賣平臺的外賣封簽新規實施,探索“綠色點餐”減碳實踐,鼓勵商戶提供小份餐食,讓綠色成為外賣行業發展底色。
外賣封簽
北京市
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范》2022年4月1日起實施。根據規范,在外送食品的打包環節,商家“應使用外賣包裝封簽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等密封方式,封簽、外包裝袋口在開啟后應無法復原”。
外賣封簽成為保證送餐過程食品安全的一種重要手段,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目前外賣封簽基本已經形成餐飲門店共識。
保供
2022年,疫情給外賣運力配送及物資保供帶來壓力。在北京、上海等地保供中,外賣平臺多舉措保障配送,聯合商超等加大備貨量,開通保供快速通道,增加騎手運力儲備,設置“疫情關懷金”,開啟“城市守護者支持計劃”等,讓民生物資保供不掉鏈。
由于疫情等因素,2022年末,線上購藥需求激增,美團買藥新增“發熱問診”科室,與全國超千家三甲醫院醫生合作,提供24小時問診及送藥到家服務。餓了么買藥聯合北京2000多家藥店,加大防疫藥品及防護物資供應,提升買藥配送優先級、擴大配送范圍,加大基礎病常用藥備貨量,啟動“防疫助老”專項計劃,保障用戶24小時可在線購買急用及常備藥品。
小份餐
隨著反對食品浪費以及健康意識的提升,小份菜成為商家和消費者的共同選擇。2022年過年期間,外賣平臺聯合餐飲企業,推出小份年夜飯套餐、小家庭套餐,一人食外賣也受到熱捧。
外賣平臺積極助推小份餐。2022年9月,餓了么聯合制定外賣行業“小份餐”碳
減排計算標準,消費者下單符合低碳的“小份餐”將獲取碳積分(減碳量),激勵消費者源頭減量。12月,美團外賣計劃在北京先期試點,向商家免費投放小份環保餐盒,推動商家上線小份米飯,倡導節約。
減碳
從增加“無需餐具”選項到鼓勵商戶提供小份餐食,從探索塑料餐盒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到研發環保餐盒,“綠色點餐”減碳實踐成為外賣平臺的新探索。
美團2022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推出“青山計劃”以來,已有超過2億用戶使用“無需餐具”功能,5年累計孵化并投放30款共計191萬件綠色包裝制品;規模化回收項目已收集塑料餐盒超過5400噸,減碳超過7000噸。餓了么自2017年上線“無需餐具”選項以來,截至2022年11月,“無需餐具”訂單已達13億單,相當于減少使用6000多噸木材、3000多噸塑料。還通過產品和技術改造實現路徑優化,為騎手縮短了總量達20%以上的路程。
即時零售
“本地門店+即時配送”為特征的即時零售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這讓以往以餐飲外賣為主的即時零售,不斷拓展到“送萬物”的配送新場景。科技零售門店、便利店以及小百貨店早餐、下午茶和宵夜品類的中小商家,也主動融入平臺線上業務,本地實體消費增長潛力被進一步激發。
美團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平臺上便利店、超市的交易量分別同比增長27.9%、62%,夫妻小店訂單量同比增幅達125%。此外,即時零售消費新場景升級探索中,餓了么與抖音聯合推出的“即看即點即達”已在
江蘇南京試點上線,并逐步在其他城市推廣。
共享用工
2022年“五一”期間,北京市餐飲企業暫停堂食服務,轉為外賣服務和到店自提,外賣平臺在京開通餐飲商家上線外賣的“綠色通道”,不少餐飲門店加入共享用工模式,老板和員工體驗騎手工作,幫助緩解配送壓力。11月,北京線上買菜訂單激增,200名在京餐飲員工“跨界支援”美團買菜分揀、搬運等崗位,保障民生物資供應,再次助力緩解配送壓力。
無接觸配送
無接觸配送是近兩年線上平臺配送的熱詞。外賣平臺加快智能取餐柜的研發與鋪設,啟動“無接觸安心送”服務。截至目前,餓了么智能取餐柜在北京已覆蓋各主要城區以及核心商圈,平臺超過九成商戶開通“無接觸配送”。美團在北京部分核心寫字樓、學校及住宅公寓鋪設具有保溫和消毒功能的外賣智能取餐柜。智能取餐柜實現了騎手掃碼放餐、用戶掃碼取餐的全程無接觸配送。
智能配送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美團推出的智能配送站、無人配送車、智能安全頭盔等悉數亮相。其中,智能配送站可實現機器人的智能化調度、柜體與機器人自動化接駁、物品的無縫傳遞和機器人室內高精定位、避障等自動化配送功能。其無人機配送完成面向真實用戶的累計訂單超10萬單。
2022年12月的藍騎士節期間,餓了么發布新款智能電瓶車,開放提升聽障騎手體驗的無障礙技術專利,協助騎手更好工作。此外,美團與餓了么今年還相繼研發推出“智能安全頭盔”,保障騎手安全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