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在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啟動儀式上,央行行長易綱表示央行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
市場,將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展
ccer交易,創新更多
碳金融產品。
點評
央行行長表述再次釋放積極信號,CCER重啟預期升溫。2020-2021生態環境部先后發布文件,規定了相關單位可核證溫室氣體
減排量,以及使用CCER抵銷
碳排放配額。2022年10-12月,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在例行新聞發布會、IFF全球年會等多場合表示,中國將爭取盡早重啟CCER市場。2022年11月,中美領導人在G20峰會上重啟氣候對話,為未來甲烷減排合作事宜奠定基礎。本次央行行長表示將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展CCER交易,再次為CCER交易重啟釋放積極信號。
CCER若重啟,甲烷治理行業有望受益。根據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數據,2017年CCER申請暫停之前的累計審定CCER項目中,無論從項目數量還是減排量分布來看,甲烷利用、垃圾填埋氣發電均為占比較高的項目類型。2017年3月,由于存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量小、個別項目不夠規范等
問題,發改委發布公告暫緩受理CCER交易備案申請,但不影響已備案的CCER參與交易。從交易價格來看,根據2023年2月復旦碳價指數,全國CCER中間價已達到58.2元/噸,
政策如果放開,初期CCER交易市場或將處于供需偏緊狀態,交易價格有望持續走強。隨著近兩年來相關政策文件逐步出臺,CCER重啟漸行漸近,將利好甲烷治理和填埋氣發電行業。
CCER交易業務將為相關行業企業貢獻較高的業績彈性。從收入端看,按照CCER交易價格50元/噸、沼氣發電減排二氧化碳噸量0.006噸/千瓦時計算,填埋氣發電可獲得CCER收入0.3元/千瓦時左右,對比當前填埋發電企業上網標桿電價0.3-0.4元/千瓦時,CCER收入相當于補貼電價的替代;從成本端看,CCER項目成本較低,交易經手費/服務費低至7.5‰/5‰,另有千元水平的開戶費/年費,因此相關公司的CCER項目收入可近似計算為凈利潤,CCER重啟將有望為相關企業貢獻較高的利潤彈性。
投資建議
相關標的有百川暢銀。公司為沼氣發電龍頭企業,沼氣發電業務規模有望高速增長,市占率提升邏輯清晰。目前公司年減排量600萬噸左右,所有沼氣發電項目均有潛力備案為CCER交易項目,截至2022H1,公司已有14個沼氣發電項目取得國家發改委CCER備案注冊文件,可以在國內碳
排放權相關市場參與交易,另有6個沼氣發電項目已提交國家主管部門申請CCER備案,20多個沼氣發電項目正在進行CCER項目開發。若CCER重啟,公司加速余下項目的備案、轉備案進度,隨公司備案項目增加、CCER交易價格提升,公司CCER項目收入可實現對補貼電價收入的代償功能,同時CCER業務成本較低,業績彈性有望加速釋放。
風險提示
CCER等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沼氣發電電價補貼政策變化風險;垃圾填埋氣不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