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美銀證券:中國能源轉型需“多條腿走路” 煤炭仍發揮壓艙石作用

2023-3-28 14:04 來源: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作者: 陳其玨、曾慶怡

      在煤炭需求達峰之前,中國如何在調整能源結構的同時又保障能源安全?美銀證券中國研究部聯席主管、亞太地區基礎材料與油氣行業研究主管及亞太地區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研究聯席主管趙彥琳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能源轉型要“多條腿走路”,煤炭仍發揮壓艙石的作用。電池儲能方面,增長空間大,但滲透率還不高,需從發電端和政策端共同進行推動。

  中國能源轉型要多條腿走路

  目前,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依以化石能源為主,大概占85%,其中煤炭占58%、原油占18%、天然氣占8%、可再生能源占15%。考慮到中國“多煤少氣貧油”的資源稟賦及規模成本、技術應用、供應穩定性等多方面因素,趙彥琳認為,中國能源轉型需要多條腿走路。

  首先,中國短期內應發揮煤炭、天然氣等傳統石化能源的支柱作用,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大規模發展CCUS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以在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的同時確保能源的穩定供給。

  其次,在支持風光等新能源裝機發電的同時,中國也應加強儲能產業發展。儲能將在電力系統穩定性、峰值容量充足性和爬坡靈活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從傳統能源來看,短期內煤炭會占一次性能源的50%以上,起到壓艙石的作用。原油在未來五年會保持平穩或小幅增長,但在2030年后,原油的總需求會呈現下降趨勢。天然氣在未來10年仍會高速發展;在2040年后,天然氣能否進一步高速發展則取決于CCUS技術的成本下降情況。趙彥琳預計,要達到碳中和,如果不能實現CCUS技術大幅降本,那么2060年煤炭則不能在一次性能源中占比超過5%。

  第四,新能源將在“十四五”期間高速發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預計將從“十三五”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0%。到2030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12億千瓦時,同時儲能也將加速發展。

  2025年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占比或升至10%

  在風光、儲能、氫能及CCUS技術成熟和實現降本之前,天然氣作為低碳、清潔、穩定供應的傳統能源仍會發揮重要作用;中長期內,“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體系將形成,加之隨著CCUS技術成本降低,中國能源的可持續性會進一步提升。

  盡管天然氣仍會產生碳排放,但國內天然氣的成本僅為0.5-1元/立方米,目前自給率已達60%。趙彥琳認為,天然氣將會是未來五年中國總能源結構中唯一增加份額的化石燃料;預計到2025年,天然氣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會升高至10%,2030-2040年間會達到15%的高點。

  在儲氣庫建設方面,當前中國儲氣庫約為260億方,僅占年均總消費的7%。“隨著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管線、LNG碼頭、船只和儲氣庫等都會是重要的發展設施,也是基建投資的重要一環。”趙彥琳說。

  電池儲能需從發電端普及

  趙彥琳介紹,目前中國在儲能領域與歐洲和美國還有較大差距。尤其在電池儲能方面,中國多個省份已出臺政策,要求新的風電、光伏項目配置儲能;政策推動是未來幾年儲能領域發展的前提。然而,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功能定位尚不明確,例如獨立儲能設備是否可以向電網供電、電網側儲能設備投資能否在未來的電價定價機制中予以考慮等問題,仍影響行業的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目前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還不完善,例如峰谷電價的問題。此外,儲能項目建設需要一定標準規范,以完善體系化設計,確保儲能系統如冷卻、降溫等的安全。

  “從發電端、電網側和用戶側來看,未來5到10年內,中國儲能需從發電端普及。目前很多省份已有明確的配儲量規定,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裝機量增速為25%。”趙彥琳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