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會有海冰完全融化的一天嗎?
全球變暖會導致無冬嗎?
極端天氣會成為常態嗎?
天氣、氣候、水,這些司空見慣的、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環境因子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今天
全球高溫熱浪
熱射病會經常發生嗎
去年夏天,罕見的極端高溫熱浪肆虐北半球,我國也經歷了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強高溫過程。熱射病在多地發生,有關高溫作業補貼的討論不斷……高溫熱浪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稱,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絕大部分地區極端高溫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在增加(強),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遭受更多更強的高溫熱浪威脅;1980年以來,全球海洋熱浪發生的頻率增加了近一倍。
為控制全球升溫,《巴黎協定》提出到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2℃以內,并為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1.5℃以內付出努力,以降低氣候變化的風險與影響。
然而,AR6指出,即使最終實現1.5℃溫控目標,未來也并不樂觀。據AR6,1850—1900年間平均50年才發生1次的極端高溫事件,在當前氣候狀態下約每10年發生1次;實現1.5℃溫控目標,約每5年發生1次;而若放任全球氣溫升幅達4℃,則每年都會遭遇至少1次同等嚴重的高溫,部分地區的形勢會更加嚴峻。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言人納利斯表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增加,全球變暖幅度將會更大,目前所經歷的只是“未來的預兆”。
極端天氣頻發
末日電影會成真嗎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彪娪啊读骼说厍?2》中,描繪了一個被破壞殆盡、毫無生機的地球,而這一切僅僅起源于一次無人在意的極端天氣事件。
由于全球變暖程度加劇,極端高溫、強降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頻次增多、周期縮短,印象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的災害似乎出現得愈加頻繁了。
根據克拉伯龍-克勞修斯方程(C-C 定律),溫度每增加 1℃,大氣水分含量可增加約 7%;隨著溫度升高,蒸發量也隨之增加,導致了大氣水汽增加,尤其是在熱帶海洋上,這使得大氣水循環加強、氣候變率增加,即有更強降水和更多干旱發生。
另一方面,海平面如同風暴和洪水的“發生器”,隨著海平面不斷上升,“ 發生器”離人類居住地將越近,風暴和洪水將更強、更頻繁……
氣候變化正在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廣發、強發。除此之外,極端天氣導致的復合型災害事件也在不斷增加。這意味著,我們現有的防范措施或許將難以為繼。
而未來,每 0.5℃的增暖,都會顯著改變極端溫度等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頻率,若繼續放任不管,將會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海平面上升
還能買海景房嗎
海洋作為全球變暖的“緩沖器”,吸收了全球變暖的大部分熱量,但目前看來,這個“緩沖器”快要撐不住了。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20 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 15 厘米,而當前上升速度是其兩倍多,達到每年約 3.6 毫米,而且在不斷加速中。一方面,隨著海洋變暖,海水體積會隨之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變暖引起的冰川融化,也將增加海水總量,造成海平面不斷上升,嚴重威脅沿海及低海拔地區近 9 億人的生產生活。AR6 預估了未來海平面上升的情況,在低排放和高排放情景下,2050 年的海平面會分別升高 0.19 米和 0.23 米;到 2150 年,則分別為 0.5~1 米和 1~ 1.9 米。而如果極地冰蓋動力系統發生極端變化,海平面甚至會相應急劇上升達 16 米!聯合國大會主席克勒希稱,在不到 80 年的時間里,可能有 2.5 億至 4 億人需要在新地點建造新住房。
海平面上升本身是一種威脅,還會讓各種威脅成倍增加。例如,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淡水資源、土地資源的短缺,難民問題甚至國家安全問題,或許更為棘手,屆時,“海景房” 或許是其中最不值得一提的看點了。
食物不足
要開始囤貨了嗎
海洋變暖、海洋酸化導致漁業遭受破壞,海平面上升、風暴頻率增加造成海岸侵蝕,氣候變暖造成永久凍土層融化,以及由于變暖及降水特征改變而導致野火發生頻率增加……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造成全球饑餓和營養不良現象增加,已經成為共識。
近日,芬蘭阿爾托大學在《一個地球》雜志上的最新研究計算了氣候變化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如果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按照二氧化
碳排放的增速,到本世紀末,全球三分之一的糧食將脫離安全的氣候空間,陷入零產量狀態。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也確認氣候變化已經影響了全球糧食安全,如果全球溫升(相對工業化前水平)2℃可能引發糧食危機,那么這一威脅將對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影響最大,包括我國秦嶺和淮河以南地區。但目前而言,我國北方仍處在糧食增產階段。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于人類的日常生活而言, “糧食安全”同時意味著供應量充沛、價格合理。當糧食供應發生變化,將影響食物價格。極端氣候還會導致
運輸和供應鏈出現問題,影響地區性的糧食供應。這些因素都讓糧食安全的形勢更加嚴峻。無需贅言,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群體受到的沖擊最大。
雖然我們目前并不需要操心“囤貨”問題,我國作為糧食大國,也完全能夠保證國民溫飽,但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的影響,當是全社會的應有之舉。
原標題:關于這些氣候變化的答案,來這里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