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國家能源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4740萬千瓦,同比增長86.5%,占新增裝機的80.3%。
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59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4%,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達34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8%。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介紹,下一步將積極推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根據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加強
政策供給。
一是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在積極推進大型基地建設的同時,組織開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二是積極適應能耗“雙控”向
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新要求,完善綠色
電力證書制度,擴大綠證核發和交易范圍,推動綠證核發全覆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三是推動修訂可再生能源法,為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目前我國大型光伏基地建設情況如何?王大鵬透露,第一批9705萬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面開工,項目并網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力爭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網投產,第二批基地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第三批基地項目清單近期已正式印發實施。
2020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會同七部門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著力運用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煤炭產業,助力煤礦實現減人增安提效,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作用進一步夯實。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任立新介紹,目前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近2000億元,投資完成率超過50%,智能化
市場需求的增加,有效帶動了礦山物聯網、煤機裝備制造、智能控制系統、安全監測預警等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據調度,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7家重點煤炭企業,已建成智能化產能13.93億噸/年,占其總產能比例的74.7%,綜采工作面平均人員勞動工效提升27.7%,掘進綜合單進平均水平提升32.8%,智能化煤礦為近兩年煤炭增產保供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煤礦智能化發展有力推動了煤炭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表示,將多措并舉推動提升農村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和消費水平。例如,繼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統籌利用中央預算內資金、企業自籌資金,聚焦邊遠地區、脫貧地區等農網薄弱地區,加大建設改造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村供電質量保障水平。加快推進縣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動縣城、鄉鎮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探索充電設施與光伏、儲能相結合,加大縣鄉村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為新能源汽車下鄉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