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氫及氫載體貼上“低碳”的標簽與實現凈零的目標背道而馳。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即沙特阿美)上周向日本出口了其首批“低碳”氨,這是一次性的交易活動。這些氨以天然氣為原料制取,生產過程中的排放被捕集,并根據德國萊茵TüV集團開發的
認證體系被標記為“低碳”。不過,這種標簽可能會產生誤導,因為各個組織對排放使用不同的閾值和范圍。
根據萊茵TüV集團標準,與基準值相比,低碳氫及氫載體必須封存至少70%的排放,這相當于每克或更少的氫對應封存3.38克二氧化碳。需要注意的是,捕集的排放可能會用于下游的其他產品,再次釋放排放。
一個凈零的世界將需要實際排放的標準化衡量指標,而不是標簽。歐盟和日本政府等團體正在考慮出臺新標準,這些標準必須采取一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