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limate Home News網站報道,第28屆締約方大會主辦方阿聯酋呼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排放”,而不是“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這引發了各國政府之間關于碳捕獲和儲存(CCS)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的辯論。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氣候特使蘇丹·賈比爾(Sultan Al Jaber)最近表示:“在務實、公正和管理良好的能源轉型中,我們必須專注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排放,同時逐步擴大可行、負擔得起的零碳替代品。”
去年在埃及舉行的第27屆締約方大會上,一些國家組成聯盟推動“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并希望在今年第28屆締約方大會上推動達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協議。因此,如果CCS技術能將化石燃料的二氧化
碳排放去除,那么增加“排放”一詞很可能被視為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一個理由。
關注“化石燃料排放”而不是“化石燃料”可能會激怒一些國家。一位歐洲官員告表示,支持CCS的“最強烈的聲音目前來自化石燃料出口國”。這位官員表示,CCS可能在一些難以
減排的行業“發揮關鍵作用”?!暗湍壳岸裕@是一種昂貴的選擇,是一種奢侈的技術”,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是最實惠、最容易獲得的減排技術”。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美國的立場值得關注。在最近接受《外交
政策》雜志采訪時,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談到了“化石燃料”造成的損害,然后馬上糾正了自己的措辭。他說應該說“未經處理(unabated)的化石燃料”造成的損害。
其他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如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也支持CCS技術,但CCS仍然昂貴且未經大規模驗證。根據IPCC的科學家們的說法,用CCS技術減排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在50美元到200美元之間,目前全球只有35個商業設施應用CCS,年總捕獲能力為4500萬噸。許多氣候活動家稱CCS是一種“分心”,讓化石燃料公司有權繼續開采更多對氣候有害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但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不同意這一觀點,稱CCS“對于確保我們向清潔能源的過渡是安全和可持續的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