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透露,經測算,宜昌市森林總碳儲量達到4389萬噸,去年新增森林碳儲量156萬噸,折合新增森林
碳匯量573萬噸,總量及增量在全省市州中位居前列。
近年來,宜昌市以林長制為抓手推動林業碳匯工作,詳細制定林業碳匯行動方案,全面啟動增匯固碳行動,林業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大幅提升。
據了解,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固碳利用自然過程成本低,且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等生態效益,森林碳匯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宜昌市大力推進國土綠
化工作,加大林業生態修復力度,全面保護天然林資源,擴大退耕還林規模,森林固碳能力逐步提升,儲碳總量穩步增加。該市先后啟動綠化美化、綠滿荊楚、精準滅荒、全域復綠、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木竹替代
減排、增花添彩、核證減排量(
ccer)項目開發等十大增匯專項行動,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04萬畝、封山育林198萬畝、森林撫育61萬畝,取得了顯著生態效益。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8.59%,森林蓄積量達到9641.4萬立方米。
為能夠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宜昌市還在省內率先開展并完成林業碳匯資源潛力調查,建立林業碳匯開發項目庫。該市與三峽集團合作開展林業碳匯科學研究,搭建市級林業碳匯開發平臺,做好充分發揮森林“碳庫”功能的基礎性、前瞻性工作,推動林業碳資產和碳匯項目管理規范化、標準化、長期化,持續筑牢三峽生態屏障,為宜昌打造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供堅實的生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