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是投資領域的一把新“尺子”。
近日,公募基金在可持續投資領域的布局上又有新進展。前海開源基金宣布正式任命公司普通合伙人、投資部總監崔宸龍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ESG官。據了解,設立首席ESG官這一頭銜在公募基金行業尚屬首例。
作為可持續投資領域的實踐者,近幾年,公募基金無論是在戰略布局、產品設計,還是投資配置上均加大了對ESG投資體系的探索和研究。
在產品開發創新方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名稱含“ESG”的公募基金產品共計51只。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21只、指數型股票基金1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9只,純債型基金3只。
從長期業績表現來看,這51只產品整體回報差強人意,僅有15只產品自成立以來的復權凈值增長率為正,其余產品均暫時告負。受
市場關注度高的權益基金中,僅有易方達ESG責任投資股票型發起式、創金合信ESG責任投資股票A/C、南方ESG股票A/C、大成ESG責任投資混合發起式A/C基金表現突出。截至5月21日,易方達ESG責任投資股票型發起式成立以來累計凈值增長率達到51.33%。
在權益類基金產品儲備布局上,前海開源基金透露:“我們主要聚焦
碳中和、科技、醫藥、養老等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主題,產品設計上會優先考慮設置一定持有期及封閉期的產品形態,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分享相關領域的發展紅利。”
不過,當前市場亟待建立一套統一的ESG評級標準,從而使投資方真正篩選出預期回報收益較高的ESG標的,以解決超額收益與ESG評價的平衡
問題。
對此,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協助監管機構開展可持續相關研究和工作,參與《綠色投資指引(試行)》的起草,同時加強業務合作,共同探索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評價體系、評價標準和數據,尤其是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議案的評價標準。”
在資金方面,上述高管稱:“通過投資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領域,引導上市公司開展符合可持續方向的業務,推動上市公司改善治理,提升披露質量。”
記者從多家大型基金公司處了解到,部分公募基金正在積極同國際組織、海外資金方和資管機構開展可持續領域的對話和前沿合作,從而了解適合我國的可持續投資框架。
某海外ESG研究部執行董事對記者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金配置于ESG領域,進行實實在在的投資。實證研究表明,ESG是可以帶來超額財務收益的。ESG風格和概念的融入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控制回撤,減少風險,在市場劇烈波動下展現出產品更好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