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四屆中國資產管理武夷峰會今日在
福建省南平市召開,大會以“發展高質量綠色資管,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資管行業的綠色發展之策,助力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王忠民演講的題目為“綠色資產價值生成和價格發現”。他指出,價格發現的過程是從
市場機制的價格發現來配置資源,從而形成市場的有效運作。
“如果有了金融、
碳信用、碳綠債、碳股權,把綠碳資產、綠色資產放在一個金融維度中的新世界、新象限、新高度去思考,這個時候會引起價值生成當中有效的東西。”王忠民說道。
王忠民提出,只有交易才可以完成價值生成,只有交易才能過渡到價格發現。這兩大交易,首先是森林
碳匯,其次是
碳排放交易權。如果將這兩個市場價值生成,從外部性變成內部性,從內部性變成真正的兩大市場,而這兩大市場又分成不同的次級市場、延展市場,甚至如果有了碳信用和碳資本投資的時候,還可以看到
衍生品市場中很多的成長和變化,這便是綠色資產價值生成。
此外,王忠民還指出,碳排放當中的綠色收益,貢獻多就會多收益,貢獻少則少收益。越是任務迫切的領域,越是會把所有的生產要素吸引,在該領域中,企業和個人、團隊和城市之間根據貢獻多少去分享結果。
王忠民認為,“當這一步完成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樣一個機制,通過價格發現,我們就不僅完成了資源的配置、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多是基于價格發現背后的分配邏輯、懲罰邏輯全部實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