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召開。開幕式上,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授予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世界綠色硅都”稱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超高效光電學研究中心兼任執行研究主任,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馬丁·格林代表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向包頭市授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丁繡峰致辭并推介“世界綠色硅都”。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銳代表包頭市接牌。
丁繡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所有關心支持包頭發展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為包頭市頒授“世界綠色硅都”稱號,我們深感榮幸、倍感振奮。
丁繡峰表示,“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產業規模。2022年包頭成為全國首個光伏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預計今年底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分別占到全國的40%,2025年將分別占到全國的半壁江山、全球的45%。我們將繼續擴大光伏硅優勢,建設全球最大的晶硅材料生產基地,打造萬億級光伏產業集群,建設千億級半導體產業集群和有機硅產業集群。“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綠電支撐。包頭風光資源豐富,可為硅產業發展提供綠色電、便宜電、可靠電,到2025年全市光伏產業使用“綠電”比例將達到40%以上,助力企業通過“
碳足跡”
認證、進軍歐盟等國際光伏
市場拿到綠色通行證。“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協同配套。包頭發展硅產業從一開始就本著“既求全、又求強”的原則,目前已形成從工業硅到多晶硅、單晶硅,再到切片、電池片、組件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我們將繼續抓好產業成龍配套,保證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都有頭部企業集聚,使包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光伏產業鏈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城市。“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技術研發。云集包頭的硅產業頭部企業都擁有著引領行業前沿的技術優勢,是包頭硅產業屹立全球行業前沿的硬支撐。我們將加速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使包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硅產業先進技術研發中心、認證中心、檢測中心、推廣中心。
據介紹,包頭作為國家“一五”時期重點布局建設的工業城市,是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裝備制造基地,歷史上就是為共和國“鑄盾礪劍”、鍛造“國之重器”的地方。2022年,包頭市多晶硅料、單晶拉棒、切片、光伏組件產能分別達到19.5萬噸、118.8GW、25GW、8GW,總產值增長3倍,光伏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2023年,包頭市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占全國40%以上、全球35%以上,預計產值將突破兩千億元。2025年,包頭市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預計產值將突破6000億元,并將建成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多晶硅、單晶硅生產基地,成為全球重要的晶硅生產、研發、實證基地。截至目前,包頭市已有通威、協鑫、新特、弘元、晶澳、東方日升等12 家光伏頭部企業,基本形成工業硅—多晶硅料—單晶拉棒—切片—電池片—光伏組件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全國硅產業代表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