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仍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任務十分艱巨,能源需求和
碳排放還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合理增長。但是,中國不會重復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無約束排放溫室氣體的傳統發展道路,而要努力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5年是全面落實完成“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最后一年,中國政府將繼續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發揮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氣候變化立法進程,完善制度和體制機制,全方位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確保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的目標。
“十三五”是實現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政府將以確保實現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為抓手,推動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 -2020年)》各項目標任務,發揮低碳發展對于能源節約、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引領作用,積極建設性地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繼續推進氣候變化多雙邊對話交流與務實合作,為保護全球氣候環境作出更大的積極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