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聚焦于高能耗行業如能源和汽車時,很少有人將食物與碳
減排、
碳中和聯系在一起。
然而,根據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2021年發布的《企業碳中和路徑圖》報告指出,食品產業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食品的生產與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產生溫室氣體排放。
這意味著,從種植水稻、生產蔬菜到加工牛奶,食品行業的各個方面均存在
碳排放,做好食品產業的
碳減排工作,對實現碳中和有著重要意義。
什么是碳中和食品?
碳中和食品是指在生產、加工、
運輸和消費等環節中,盡可能減少碳排放,甚至達到碳排放為零的食品。一種食品能否被稱為碳中和食品,需要經過專業的碳排放交易所認定,與有機、綠色食品的
認證有些類似。
這些食品通常采用低碳生產方式,如有機農業、生態養殖等,同時也注重減少食物浪費和選擇本地食材等措施,以降低碳排放。碳中和食品的生產和消費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
比如零碳認證有機蔬菜的包裝袋上貼有一個綠色圓形標識,標注了它們屬于“零碳農產品”,代表著這包蔬菜在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凈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零。
食品是通過什么方式實現碳中和?
食品在養殖、加工、運輸、銷售到儲存等各個環節都可能產生碳排放。目前,企業主要采取
節能減排和碳排放交易的方式實現碳中和,達到碳的相對零排放。
據了解,零碳食品的生產企業通過盡可能少使用化肥農藥、利用清潔能源加工制造、提高包裝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減少碳排放,通過種樹治沙、農業固碳等方式實現碳中和。
l畜牧養殖、農作物種植中的碳中和,包括旱地減排固碳、稻田減排固碳、家畜養殖和放牧優化管理、糞便強化管理等。
l食品加工中的碳中和,包括降低產品制造環節碳排放(如采用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從廢料中回收能源等)、降低原料供應環節的碳排放、生產綠色產品等。
l物流和包裝中的碳中和,包括降低運輸流程的碳排放(如采用清潔能源車輛、提升
交通工具能效、優化交通工具規模和運輸路線等)、構建可持續廠房設施(如采用清潔
電力、提升運營能效等)、打造綠色包裝等。
碳中和食品的營養價值會不會降低?
碳中和食品主要是對食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因此對食品本身營養并沒有實際影響,在營養價值、口感等方面,碳中和食品和非碳中和食品在理論上不會有明顯差異。
但由于現階段零碳食品在研發、收獲、加工、銷售、儲存等各環節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大,因此價格也會相對較高。
一些碳中和食品采用有機農業、生態養殖等低碳生產方式,這些食品通常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更加健康和營養。同時,這些食品也注重選擇本地食材和減少食物浪費等措施,更加環保和可持續。
為什么要推出碳中和食品?
世界經濟
論壇于2021年1月發布的報告《凈零碳排大挑戰:供應鏈的契機》指出,食品行業碳排放量是八大行業之首,占全球25%,主要原因就是食品加工過程中,在篩選、制作、分裝等環節,會用到大型工業設備,產生大量廢熱、廢水、廢氣。
圖片
其中,排放量最高的為畜牧業,占比高達31%;其次是農作物生產,該產業碳排放主要來源于稻田產生的甲烷和耕地施加氮肥時分解出的一氧化二氮;耕地擴張或集約化處理引起的碳固存損失,以及在食品的生產供應階段倉儲運輸帶來的電力和能源消耗、食物浪費以及制冷劑逸散等。
零碳負碳農產品生產可以有效推進區域農業溫室氣體減排和農田土壤固碳,提升生態農業土壤
碳匯。雖然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全面、專門推廣碳中和食品,專家建議,企業要加大綠色低碳食品開發,主動將碳中和目標納入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
企業在行動
為了助推“雙碳”目標達成,食品產業也要加入減碳行動,雖然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全面推廣碳中和食品,但是專家建議,相關企業要加大綠色低碳食品開發,主動將碳中和目標納入未來的發展戰略,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進軍零碳食品領域,紛紛推出碳中和產品,推動舌尖上的碳中和。
2022年6月9日,全國首批零碳認證有機蔬菜在盒馬全國門店上市。這些蔬菜包裝袋上貼有一個綠色的圓形標識,標注了它們屬于“零碳農產品”,代表著這包蔬菜在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凈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零。
“伊利已于今年啟動碳中和項目,經過核算,一瓶金典有機奶的
碳足跡總量僅相當于3顆雞蛋的碳足跡總量。”伊利集團副總裁趙昕在2022年說到。
雀巢:2022年6月發布中國
市場首款碳中和有機奶粉“卓淳能恩3有機奶粉”,這款奶粉全程按照有機標準進行生產,不使用化學制劑;在所有生產過程中減少人工干預,采用可再生清潔能源,包裝蓋與勺均使用植物基材料,對全鏈路進行碳足跡測算;消費者每選擇1罐該奶粉,便可助力抵消14.2kg碳排放。
為了在供應鏈中推動再生農業發展,截至目前,雀巢已經在全球投資12億瑞士法郎,截至2025年總投資將達到32億瑞士法郎的一部分。此外,目前雀巢74.9%的塑料包裝實現了可循環再生。
雙碳目標是指到2035年,中國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飲食方面,實現雙碳目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No.1
減少肉類消費
肉類的生產和消費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減少肉類消費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可以通過逐漸減少肉類的攝入量,增加蔬菜、水果、谷物等植物性食品的比例,來實現減少肉類消費的目標。
No.2
減少食物浪費
食物浪費不僅浪費資源,還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減少食物浪費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可以通過合理規劃飲食,避免過量購買和制作食物,以及合理保存和利用剩余食物等方式來減少食物浪費。
No.3
選擇本地食材
食物的運輸和儲存也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選擇本地食材可以減少食物的運輸距離和儲存時間,降低碳排放。同時,選擇本地食材還可以支持當地農業和經濟發展。
No.4
選擇低碳飲食
低碳飲食是指選擇碳排放較低的食品,如豆類、海藻、蘑菇等。這些食品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碳排放量較低,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以實現飲食方面的碳減排,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貢獻。
在“雙碳”目標的積極推進下,碳中和食品正在成為食品企業的發展目標,碳中和食品不僅有助于引導消費者選擇低碳食品,更推動食品產業早日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