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張中祥:發展、評估、地方和全國碳市場協同與共同富裕

2023-7-20 10:18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白華兵

德國哥廷根大學主辦的第15屆中國經濟學會(歐洲)暨第34屆中國經濟學會(英國)2023年年會經過兩天議程,于當地時間7月17日閉幕。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創院院長、卓越教授,國家能源、環境和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張中祥受邀作了題為“中國碳市場:發展、評估、地方和全國碳市場協同與共同富裕”的主旨報告。

張中祥分析了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承諾對中國本身和全球的影響;評估了全國碳市場運行兩年來交易和履約情況以及在碳價、流動性、交易特點和市場規模等方面與歐盟碳市場的比較;討論了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全國碳市場建設意味著什么;提出了從碳配額有償分配所得向欠發達地區傾斜的角度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思路;強調了進一步進行電價機制改革配合,與綠電交易和綠證制度更好地銜接和融合,打好碳市場、電力市場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市場的組合拳。在這些分析基礎上,張中祥提出了完善與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的著力點。

據了解,中國經濟學會(英國)成立于1988年。中國經濟學會(歐洲)成立于2008年,是與中國經濟學會(英國)聯合成立的獨立學術組織,旨在促進歐洲與中國經濟和商業研究相關的學術交流。本屆年會聚焦“變化時代中國與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來自全球的多名知名學者應邀在大會上作了主旨發言。

首個履約周期出現三個不利因素影響履約

根據對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期按企業數量計的各省市區履約完成情況分析,張中祥指出,全國履約完成率為94.4%。而且,各省市履約存在明顯差別,六省市100%完成履約,但最低的省只有82.9%,全國有14個省市履約率低于全國94.4%的平均水平。基于此,張中祥強調,欠發達地區和小的控排企業可能制約全國碳市場實現完全履約,也決定了全國碳市場可以快速度發展和擴容。

張中祥分析了首個履約周期未完成履約的成因。一是控排企業還缺乏對碳排放交易機制的了解,對碳資產的管理意識還不強。全國碳市場下不斷有缺乏碳交易經驗的控排企業和行業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和全國碳市場初期控排企業遇到上述問題程度不同會持續存在。二是大電廠配額富余但又惜售,不愿意出售富余配額,導致小電廠無配額可買,按企業數計的履約率低于按履約量計的履約率,在一些省市兩者差距非常大。三是與燃煤元素碳含量高限值定得過高有關。

事實上,從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起,張中祥就一直呼吁需要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立法,從而為碳排放權交易的設計和操作、所有排放數據得到正確測量、報告和核實的執行以及對非履約控排單位的懲罰措施提供統一的指導方針和辦法。同時這一立法將排放配額定義為一種金融資產和環境可靠的減排量。如果碳排放交易立法短期不可能的話,至少需要把擬定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上升為更具約束力的國務院條例。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發揮碳排放交易作為市場手段實現“雙碳”目標的規則。

市場擴容,建立配額分配長效機制,助力共同富裕

張中祥指出,在確保全國啟動碳交易并平穩規范運行下,要加快擴大碳市場的參與行業和主體范圍。優先考慮那些碳排放量大、數據容易核查核實、碳配額也容易分配的行業。外部環境也是確定優先順序的考慮因素,從減少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影響角度,可把歐盟CBAM覆蓋的行業作為優先考慮的部門。結合這三點考慮,張中祥指出,應優先考慮把氧化鋁、水泥鋼鐵納入全國碳市場。這三個行業占到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5%,再加上電力行業的45%,這樣全國碳排放總量的70%就納入全國碳市場,力爭在“十五五”結束前全國碳市場覆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八個高能耗行業。

與此同時,張中祥指出,要逐步增加交易品種,加快產品與服務創新,探索引入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入市進行交易,助力提升市場流動性。

鑒于配額分配方案未向市場主體提供長期穩定的政策預期,張中祥強調,中國碳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建立科學的配額分配長效機制,這樣才有利于控排企業對配額收緊和更新時間尺度有清晰的預期,從而科學與全面決策以保障碳市場長期穩定運行。

張中祥呼吁,要不斷提高碳配額有償分配比例,這不僅可減緩大電廠惜售對小電廠無法購買碳配額完成履約的困擾,還可形成較高的碳價,更有效地降低排放,也可以有效應對外部政策變化,如歐盟CBAM對中國出口的可能影響。更重要的是,張中祥強調,通過拍賣有償分配碳配額所得可設立轉型基金,國家按照一定的準則用于支持經濟欠發達或經濟發展慢的地區,受減排約束影響更大的地區、行業和群體,減少區域間的差異,助力共同富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