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如何應對氣候問題?雙碳熱背后如何冷思考

2023-9-22 17:08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陶野

  2020年9月22日,中國提出“雙碳”戰略目標。3年來,我國已經形成了“1+N”政策體系,綠色低碳發展進行著生動實踐?;赝?年雙碳之路,探討未來走法,9月20日,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組織召開主題為“三年回望·低碳再前行”的研討會。

  中國節能協會副秘書長兼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張軍濤,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市場機制部理論室主任、副研究員王際杰,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馬本,中交企協綠色智慧交通分會秘書長、GIT綠色智慧交通百人庫范卉良,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全生命周期綠色科技分會秘書長崔緒輝,北京旭博創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凱等來自雙碳領域產學研各個環節十多位代表參與了討論。

  三年回望,為了實施雙碳戰略,我國制定了“1+N”政策體系,充分彰顯我國自上而下推動和落實碳減排政策的制度優勢。會上,多位專家總結了三年來我國雙碳戰略的實施成果,涉及碳市場、新能源等諸多熱點話題。

  王際杰:利用市場機制解決氣侯變化問題是較為有效的手段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啟動以來,碳市場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基礎性政策工具。在針對碳市場的討論中,眾多嘉賓就ccer重啟以及全產業鏈碳足跡測算等議題進行討論。

  王際杰表示,全國碳市場從啟動到現在應該是很平穩的,碳市場總成交額約2.5億噸,運行總體平穩,其行業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發揮市場機制對重點排放行業低碳發展的約束激勵作用,基于市場路徑更好支撐雙碳目標實施。各方對全國碳市場的期待很大。

  另外,王際杰強調,碳市場可以和節能等政策手段相結合,共同推動“雙碳”目標實現。從歐洲市場經驗看,歐盟碳市場覆蓋40%以上的碳排放,剩余不到60%由政府機制覆蓋。后續,國家相關部門再積極穩妥做好碳市場擴容工作??傮w來說,利用市場機制解決氣侯變化問題是較為有效的手段。

  馬本:“雙碳”目標實現還需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馬本表示,除了重視碳市場建設外,還需要繼續通過實施節能降耗、推動綠色制造、實施綠色消費等手段,一體化推動實現碳減排。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馬本強調,需要把握碳減排與經濟發展的動態關系,厘清碳減排的時間問題、區域問題、節奏問題;其次,要增強碳減排的能力建設。比如,如何更好保障行政區和企業碳排放核算數據的質量,如何確保第三方核算核查機構的專業能力和獨立性,如何有效協同減污與降碳,這些都需要在管理體制機制上不斷探索、完善、制度化;還要進一步探索多樣化的碳減排政策工具。

  “國家指標考核機制一直在節能、可再生能源開發、大氣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等領域發揮著作用。因此,針對碳減排應該考慮的是政策組合如何更好發揮作用的問題。目前,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工具的選擇,每一個政策工具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我們國家更擅長什么工具,以及政策工具的合理匹配與組合?!瘪R本說。

  張軍濤:熱度的背后需要“冷靜”,更需“慧眼”

  會上,張軍濤回顧了“雙碳”目標提出前后我國碳中和領域行業發展業態。據張軍濤介紹,全球刮起CDM熱潮的時候,我國做CDM的企業也非常多,成就了一批CDM時代的企業;到2017年CCER項目備案暫緩時,活下來的碳中和領域行業企業不足一千家。2020年,“雙碳”戰略提出以后,雨后春筍般注冊了一大批與碳相關的企業,整個工商系統含碳的企業多達1.3萬家,這里面也有“魚龍混雜”的情況。

  張軍濤根據幾年來的實地調研發現,“雙碳”目標提出后,某些地方為推進雙碳工作,引進碳匯、風光開發等項目,但缺乏對行業知識以及信息的了解。有時,一個地域的潛在碳匯,都會被機構和組織進行炒作,成為了金融產品,并沒有給地方帶來可持續的生態收入或良好的產業配套,背后亂象叢生,值得行業深思。

  熱度的背后需要“冷靜”,更需“慧眼”。張軍濤呼吁,在碳中和領域行業發展中,一定要冷靜地看待“雙碳”市場。企業一定要冷靜對待,找好自己的定位進行發力;另外,地方政府要有協同,要做引導和規劃。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