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北京日報24日報道,北京市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即日起,符合條件的市民可登錄北京市碳排放權電子交易平臺,開設交易賬戶后,就可以像碳排放重點企業(yè)那樣參與碳排放權交易了。
北京市近期探索放開自然人參與碳交易,同時降低重點排放單位以外的非履約機構準入門檻。不過,個人參與投資碳排放交易仍有一定的“門檻”,個人金融資產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
日前,發(fā)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在中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條件基本具備,我們要出臺關于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其分解機制的方案,同時要盡快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我們正在抓緊往前推進,有望在今年年底盡早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廣發(fā)證券表示,清潔化、減量化、替代化,碳
減排的主要實現(xiàn)路徑。可關注清潔煤技術龍頭、非化石能源利用和替代能源(生物質、燃氣)
碳減排加速的預期下,我們預期清潔化、減量化、替代化等減排路線將獲得快速發(fā)展。從
政策主題角度,建議關注中電遠達(碳捕捉CCS 碳交易
市場)、盾安環(huán)境(余熱利用 核電設備)、生物質龍頭、億利能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業(yè)余熱利用企業(yè)等;建議關注光伏、風電、水電等非化石能源利用企業(yè);城市燃氣分銷商,如陜天然氣、國新能源、金鴻能源等。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