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現役裝載量最大的清潔能源滾裝船首航

2024-1-24 10:09 來源: 中國經營網

  1月17日,晴空萬里。在上海浦東新區海通碼頭,一個藍綠白相間的龐然大物正式起航,遠渡重洋駛往荷蘭芙拉新港(Flushing)。

  這正是上汽集團委托中國船舶集團建造的首艘遠洋汽車運輸船(滾裝船)——上汽安吉申誠號。作為全球現役裝載量最大、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清潔能源滾裝船,上汽安吉申誠號首批搭載上汽、東風和宇通約5000輛自主品牌新車。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2024年至2026年,7600、7800、9000車級共14艘遠洋運輸船將陸續“入列”。與現有船舶一起,提供總計超過50萬輛的遠洋段自營運力支持。為此,上汽集團投資約100億元。

  在這背后,是汽車出口需求與日俱增。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集團海外市場再創新高,全年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連續第八年蟬聯國內行業第一。與此同時,我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首次躍居全球第一。

  “上汽集團自建船隊的核心目標是保障供應鏈穩定,增強成本競爭力。”上汽國際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愛民進一步表示,上汽不只是簡單的產品輸出,而是植根當地,不斷進行技術輸出、能力輸出。將新賽道上積累起來的技術能力、產品能力、智能化能力跟當地的消費者結合,幫助解決當地政府焦慮的就業問題和傳統汽車供應鏈的調整問題。

  投資百億造船補充遠洋運力

  作為上汽集團的系列清潔動力滾裝船首船,上汽安吉申誠號是國內第一艘由中國船東投資建設的,現役裝載量最大的清潔能源滾裝船。

  這艘200米長、38米寬、13層樓高的遠洋巨輪,擁有7600車位、排水量超過4萬噸,計劃“常駐”歐洲航線和澳新航線,年運約3萬輛。同時,上汽安吉申誠號創新采用LNG雙燃料清潔動力,能夠減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以往返一次歐洲為例,預估碳排放降低1300噸,相當于50萬棵樹。”上汽安吉物流總經理金麒告訴記者,上汽安吉申誠號包含1個C型雙耳罐,艙容4000立方米,基本滿足中國—南美、中國—歐洲一個往返航次的燃氣需求,并可滿足北美、歐洲、澳新等發達國家和地區2030年環保和排放要求。

  記者了解到,上汽安吉申誠號首航裝載上汽、東風和宇通約5000輛自主品牌車型,以及部分工程機械,駛往歐洲。此次航線目的地為歐洲,最終停靠荷蘭芙拉新港(Flushing)。

  “從船舶運力來看,這幾年的確有很大的滯后。”金麒表示,過去3年,中國海運出口量增長5倍,同時全球運力也存在短缺,全球運價的確有比較大的增長。“船價從最早的2萬多美元一天的平均價,上漲到現在最高10萬美元,漲了5倍。”

  正因如此,兩年前,上汽集團就開始制造滾輪船,1艘船的造價接近1億美元,前后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這樣大規模的船舶投資,一方面考慮到服務未來的中國出口戰略,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另一方面是服務上汽出口,同時也兼顧其他車企抱團出海,這樣更具成本優勢。”金麒總結道。

  記者了解到,2024年下半年,預計第二艘7600車位的LNG雙燃料滾裝船完成交付;到2026年,7600、7800、9000車級共14艘遠洋運輸船將陸續“入列”上汽安吉物流遠洋船隊,交付之后將為歐洲、美洲、澳洲等主要國際航線經營提供強力支撐。

  金麒進一步表示,2023年,海通碼頭共計運輸311萬輛汽車,其中上汽集團占比只有15%,85%都是國內其他車企。未來,還將利用上汽的先發優勢,搭建海外平臺,和國內出口車企一起打通“出海”航道,將中國有優勢的重型機械、重型汽車、大型的零部件、綠色的能源等通過滾裝船運送出去。

  2024年海外銷量沖擊135萬輛

  上汽集團遠洋船隊全力擴容的背后,是公司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上汽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在中國汽車企業中連續八年領跑。其中,自主品牌銷量占比近92%,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近24%,上汽首款全球車MG4 EV成為歐洲緊湊型純電動車銷量冠軍。

  “無論是發達市場還是新興市場,我們的銷售布局是比較均衡的。”趙愛民介紹,上汽2023年歐洲銷量超過30萬輛,澳新地區銷量近10萬輛,墨西哥和南美達到30多萬輛,中東和非洲以及東盟地區也分別達到了10多萬輛的銷量規模。

  趙愛民表示,上汽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做實做好基盤市場,在基盤市場中讓長板更長。同時補好短板、補充新興市場的布局。2024年,上汽集團海外銷量要向135萬輛的方向進軍。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競爭壓力也不斷增大。趙愛民指出,由于全球供應鏈成本的增加、關稅的增加,以及當地其他各種各樣的消費稅,國內外市場定價有差異。從現象上來看,就是海外市場也開始“卷”了。

  盡管如此,未來兩年,上汽集團還計劃有14款新能源汽車投放全球,并且都是全球標準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壯大海外產品陣營,實現對主流細分市場的“全覆蓋”。同時,在海外構建技術溢出、規模發展、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環,開創中國車企國際經營全新模式。

  對此,趙愛民直言,希望2025年上汽高端品牌也能夠走向全球。智己汽車、飛凡汽車要以不同的方式逐步進入全球視野,體現上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在品牌向上的同時,讓全球消費者體驗更好的產品,也在全球新老賽道的切換過程當中搶占有利位置。

  而在海外生產方面,目前,上汽集團擁有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巴基斯坦等四個海外基地。“如何進一步拓展現有海外基地,重點提升它們的小手段能力,尤其是銷售端的能力,提高當地生產量的占比,這是我們核心的工作。例如,泰國基地已經實現再出口,生產的車輛可以出口至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趙愛民感慨道。

  歐洲基地的建設則并非一蹴而就的。據趙愛民透露,如果順利的話,2024年上汽能夠完成歐洲基地的選址,并確定合作方式。預計到2025—2026年,才能形成本地的生產和輸出。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