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位于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東側,人民大學通州校區西側的北投大廈亮相,這是首家搬遷入駐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市屬國企北投集團總部大樓。目前,北投大廈項目實現竣工,已具備入駐條件。大廈采用復合式能源系統,相較于傳統系統,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1220噸,能源
節能率達42%。
北投大廈鄰近地鐵6號線東夏園站,總建筑規模約11萬平方米。大廈整體設計取意于團結、互助、昌盛的“鐘鳴鼎食”,寓意“國之重器、行穩致遠、鼎立四方”。幕墻取自“鼎身花紋”抽象“節節高”的圖案,將古代的典重與現代的美感完美結合。大廈總計有10層,其中,4層以上是辦公空間,4層以下是商業和公共服務區,還包含一個8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未來大廈投用后,不僅可滿足日常辦公需求,更是周邊市民休閑購物的好去處。
北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北投大廈項目秉持綠色、低碳、可再生的能源設計理念,以綠建三星設計為目標,打造低碳節能的建筑典范。大廈辦公空間采用小進深形式,充分獲取自然采光,提升使用舒適度。大廈辦公空間和中央大堂可實現完全自然通風,辦公層大部分區域可實現自然排煙,降低機械通風和空調系統的使用頻次,有利于節能降耗。
“大廈設置大面積屋頂花園,增加了綠植面積,開拓了綠化空間,保障了屋頂區域的生態平衡和良好環境。相較于普通屋面,由于綠植土壤具有優異的保溫性和保水性,可自然調節周邊溫度適度,降低樓宇空調負荷。”北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運行期間,屋頂花園可實現雨水調蓄與利用,降低灌溉用水需求,實現低碳養護。
北投大廈采用“地源熱泵+市政熱力+冷水機組+冰蓄冷”的復合式能源系統,較于傳統“市政熱力+冷水機組”的系統形式,節能效果顯著。同時,為最大化利用太陽能資源,大廈屋頂布設約3200平方米光伏系統,裝機規模413.5千瓦,全年發電量約40萬千瓦時。基于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可實現北投大廈能源運行全面動態監控和智慧化管理,降低大廈能源消耗總量。
據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投集團)承擔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平臺企業功能,將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目前,北投集團在城市副中心承擔項目超過320個,總投資超5100億元。
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全方位釋放承載空間,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動央企二三級企業、北京市屬國企及跨國企業總部等優質資源搬遷入駐。城市副中心結合運河商務區、行政辦公區、文化旅游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十大重點產業功能區,對北京市屬國企總部用地進行合理布局,構建產業功能與規劃功能高度匹配的產業空間體系。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北投集團、華夏銀行、首旅集團等北京市屬國企總部落地城市副中心。記者從通州區獲悉,除北投集團總部外,首旅集團、華夏銀行總部大廈建設也正在全面推進。2023年,城市副中心新引入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6家,落地副中心的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累計達到6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