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是綠的,田野是綠的,街區是綠的,鄉村也是綠的……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當下的清新,綠色無疑是最鮮明的代表色。
作為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縣,清新全區森林面積16.01萬公頃、森林蓄積量863萬立方米,擁有廣東清新白灣省級自然保護區、市級自然保護區3個、縣級自然保護區3個以及省級森林公園2個、市級森林公園1個、縣級濕地公園1個、鎮級森林公園4個。
2024年是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關鍵之年,為了推動新一年綠美生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清新區于日前組織召開綠美清新生態建設工作推進會議,以“百千萬工程”提速年為抓手,動員全區上下迅速動起來、干起來,加力提速推進綠美清新生態建設,持續掀起植綠增綠護綠的熱潮。
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一個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綠美清新正寫進現實。
與綠相約
推動全民參與植樹添新綠
初春三月,乍暖還寒,禾云鎮田心村卻一片火熱景象。
3月2日,清新區委辦公室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到該村開展“種植委辦林、綠美為人民”主題黨日活動。區委書記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活動。
植樹現場,黨員干部熱情高漲、干勁十足,大家自發成組、配合默契,揮鍬鏟土、扶直苗木、培實新土,合力栽下火力楠、楨楠、小葉紫薇等樹苗。
一排排新栽的苗木昂然挺立,為好春光再添裝點的同時,也為清新區推進鄉村綠化添上生動一筆。
今年以來,清新將鄉村綠
化工作作為推進綠美生態建設的重要抓手,把黨建引領貫穿鄉村綠化工作全過程,制定了《清遠市清新區推進鄉村綠化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為常務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以“全民義務植樹共建綠美清新”為主題,力爭通過在各鎮村開展鄉村綠化活動,建設清新區高質量城鄉一體化綠美環境,打造“推窗見綠、行路成蔭、四季常綠、處處皆景”的美麗家園。
錨定既定奮斗目標,清新意氣風發展開行動,一場又一場凝心聚“綠”的義務植樹活動在全區范圍內迅速鋪開。
在中心城區,太和鎮利用春節假期,舉行種植新樹、歡樂跑、心愿樹1元募捐、綠美庭院等系列活動。各村(居)處處可見鎮村干部忙碌種樹身影,環城路上滿滿都是參加歡樂跑、快樂募捐的歡樂笑臉,群眾紛紛在“心愿樹”上寫下對太和建設的憧憬,以“小捐款”匯聚“大能量”。
視線南移,來到秦皇山下,作為全區工業重鎮和首個“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太平鎮組織轄區內23個村(居)與企業完成鄉村綠化結對共建,由各包村組長擔任村企共建聯絡員,筑牢村企共建“連心橋”。后續,轄區企業將通過捐資、贈苗、提供機械設備等多種形式,支持幫助結對村開展鄉村綠化美化。
60公里開外,“家遇‘幸福事’ 同植‘和美樹’”的綠美生態新風尚在浸潭悄然興起。遇到家里有婚嫁、升學、添丁、祝壽等喜事,當地群眾在房前屋后植下樹木,以“添綠賀喜”的形式來慶祝、紀念喜事,把喜事和綠美生動結合。
一樁樁,一件件,讓清新區的鄉村綠化工作變得鮮活起來,讓群眾對綠美清新生態建設更加可觀可感。
黨員當先鋒。清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打造“清風林”“博愛林”“工會林”等一批主題林,黨員紛紛化身鄉村綠化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助力綠美清新生態建設。
多方齊發力。清新充分利用春節黃金時段,通過組織座談會、發出倡議書等多措并舉,鼓勵引導企業、商會、鄉賢、“雁歸”大學生等各個群體,以捐資捐物、認種認養等形式積極參與鄉村綠化。
全民來參與。清新區群眾歷來有鐘愛植樹的傳統。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清新區參與義務植樹達3.8萬人次,造林種植16665畝。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2024年,清新區更加堅定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全民參與義務植樹,并完成多個主題林和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同時開展“互聯網+義務植樹”活動,讓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更加蔚然成風,推動全區共謀共建共享綠美清新從美好愿景變為豐富實踐。
以綠生金
扎實抓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
遠眺皆翠,走進太和鎮坑口村,一條瀝青道路平坦寬敞,道路兩側墻體統一整潔,一棟棟獨具特色的民宿錯落有致。
一個地區,“綠”的工作開展了,但是“綠”的成效如何,關鍵還是要看人民群眾認不認。
如何取得群眾的支持認可?以“生態紅利”釋放“綠色福利”成為清新區的關鍵一招。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引領下,清新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觀念實現了“大轉變”,讓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再煥新生機。
筆架山森林資源豐富。過去,居住在山上的群眾以開山伐林作為主要的營生手段。如今,同樣是依靠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產業,曾經砍伐樹木的地方卻重新長出了株株新苗,村民人人行動起來,植綠護綠成為生活常態。
以位于筆架山上的坑口村為例,當前,該村已成功創建為清新區首批“國家森林鄉村”之一。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村里鄉村旅游方興未艾,讓不少村民嘗到了致富的滋味,張燦開就是其中一員。
2022年,張燦開看到了家鄉的發展前景,毅然決定返鄉創業,開設了山野民宿。“2023年開始試業,到目前為止經營情況都還可以。”張燦開表示,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當前,以鄉村綠化為契機,坑口村大力推進黨建創新引領,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道路硬化、道路亮化、娛樂設施修建等提升改造工程,村莊環境大幅提升。“現在到處都很干凈,基礎設施配套也更好了,游客一年更比一年多。”村民張文軒表示。
相似的美麗蝶變同樣發生在浸潭鎮桃花湖。
當前正是桃花季,浸潭鎮各村的桃花如約綻放。走在倚湖而立的“世外桃源”景區中,競相盛開的桃花與群山和湖面交相輝映,人在山中走,如在畫中游,詩與遠方此刻就在眼前。
隨著桃花湖生態魅力的不斷展現,當地的民宿、餐飲、農產品等與旅游相關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桃花湖周邊成了優質民宿的集中地,其中西溪子民宿、二十一度山居更是于2023年入選廣東省100家高品質民宿。
讓“好風景”催生“好錢景”,清新區全力推動綠色生態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帶動林農增收致富,實現巡林護林與發展林下經濟雙贏。
其中,國家儲備林項目是綠美清新生態建設“七大行動”之一,該項目不僅能提高清新區木材供給能力,保護天然林,提升森林質量,還能提升生態
碳匯能力,助力鄉村振興。
清新對此態度鮮明,提出要扎實推進國儲林項目建設,按照“適地適樹、良種壯苗、細致整地、適當密植、精心栽植、撫育保護”的建設方針,規模化建設國儲林造林基地。要產業化發展林業產業,依托國儲林基地的木材原材料供應優勢,力爭打造林業產業“一園兩區”,即林業產業園以及林下中草藥種植示范區、木材加工產業示范區。要大力整合林業資源,積極探索國儲林項目經營新模式,同時整合優質旅游資源發展文旅項目,建設森林旅游特色品牌,培養“森林+”旅游新業態。
向綠奔赴
建設生態宜居綠美清新
陽光斑駁、樹影婆娑,作為清新區的人氣景點之一,松林公園是周邊群眾和外來游客的休閑娛樂好去處。
漫步其中,只見林下三五成群的老人正踩著節奏起舞,不時有健身的青年男女慢跑經過,一旁傳來孩童咿呀學語的聲音,歌聲腳步聲歡笑聲互相交織,一曲春天的交響曲就此譜成。
綠美生態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戰略工程、系統工程,怎么建?如何美?清新區打出自成章法的“組合拳”。
既突出重點,又統籌全局,清新區堅持規劃先行,縣鎮村聯動布局,重點把綠美清新生態建設與“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典型村培育等中心任務結合起來,繪就綠美建設“一張圖”。在著重開展鄉村綠化工作的同時,抓好鎮域和區級的綠化美化,建設高質量城鄉一體化綠美環境。
2024年,清新區規劃森林鄉村1個和綠美古樹鄉村建設改造提升1個。規劃建設“五邊綠化”1000畝。對許廣、汕湛高速公路以及國道107線等主要通道兩側山體、濱江河流域開展林分優化建設,營造森林景觀帶1公里。統籌完成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古樹鄉村建設,協同推進鄉村綠化工作,規劃種植鄉土樹種共12.6萬棵。
此外,以完成清新區2024年縣鎮村綠化工作為目標,對分布在主城區的21個小區進行住宅小區綠化,綠化總面積約0.584公頃;所涉城市道路街道共計19條,綠化總面積0.28公頃;公園綠化主要分布玄真公園和松林公園2處,綠化總面積0.12公頃;在大秦水庫和茅舍嶺水閘周邊進行綠化,綠化總面積2.97公頃,并逐一做好上述的認捐認種工作。
既綿綿用力,也久久用功,清新區堅持因地制宜,推動“綠”和“美”相結合,優化健全植綠護綠長效機制。一方面,總結用好太和洞森林公園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經驗,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主抓手,加快推進三坑鎮創建省級森林城鎮各項工作,積極探索“漂流+森林景觀步道”新模式、“森林康養+旅游”特色項目,著力抓好示范點創建和特色品牌打造。
另一方面,著力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林長制考核“指揮棒”作用,督促各鎮和相關職能部門認真落實森林督查案件查處整改,切實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真正實現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有關工作方案明確,鄉村綠化單位要包栽、包活、包管護,確保義務植樹點植樹成活率在95%以上。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山塘鎮通過“萬企幫萬村”聚力人才、資金等資源要素,以希望綠林引領構建綠美家鄉新格局,以合作共建加速推進光伏發電、“三人燕尾龍舟”文化產業等特色項目發展;三坑鎮謀劃推進林業生態改造,計劃在盤古皇水庫一帶選取約2000畝林地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為該鎮“南山北水”風景帶打造增添更亮麗山景,加快創建省級森林城鎮;龍頸鎮迅速組建鄉村綠化工作專班,摸清需求和底數,制定綠美鄉村一村一策,擬在41個行政村(社區)打造41個鄉村綠化示范點;禾云鎮攜手對口幫扶單位,種植了“產投林”等一批主題林;石潭鎮著力打造“綠美企業示范點”,“企”心協力添新綠……
可以預見,隨著一個個小菜園、小公園等“四小園”完成建設,廣闊的鄉村大地農村將進一步成為群眾熱愛的發展沃土。而在城市,散落分布在住宅社區、商辦空間、產業園及街道之中的“口袋公園”,也一定會讓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油然而生。
綠與美齊頭并進,在春天,遇見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綠美清新。
■聲音
清新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英杰:
計劃實施綠化面積1121畝
張英杰表示,2024年,清新區計劃在各鎮村實施綠化面積1121畝,綠化總長度278公里,種植鄉土樹種共12.6萬棵。其中,區林業局主要從切實做好苗木保障、選定義務植樹地點、加強技術指導、壓實各方植樹造林責任等四方面抓推進、抓落實,有序推進鄉村綠化相關工作。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該局將繼續圍繞森林防火宣傳、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培訓演練、早期火處置、督查檢查等開展工作,以確保全區森林防火形勢安全平穩。
太平鎮黨委書記程弋:
高標準推進典型村綠化美化
程弋介紹,在以點帶面促典型示范,有序推進鄉村綠化工作方面,太平鎮邀請園林設計專業團隊優化首批典型村山心村鄉村綠化方案,制定了《太平鎮山心村典型村建設規劃(2024-2025)鄉村綠化美化專項方案》《太平鎮山心村鄉村綠化工作方案》等,截至目前,已開展植樹活動10次,種植宮粉紫荊等苗木1360株;村民自發種植杉樹等苗木800余棵,同時加快打造200畝高山云霧茶生態種植示范基地。
打造示范性環保綠色工廠
方結松表示,展望2024年,清新水泥公司將持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恒厚植美麗清新的綠色底色,牢牢抓住綠美清新生態建設這一舉措,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推動產業技術創新,突出環保理念,打造環保最優、指標最好、效率最高的海螺創新技術結合體、行業標桿示范線,加快推進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打造示范性環保綠色工廠,讓清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更優美。
清遠市清新區職業技術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王敏華:
建設新校區種下新希望
王敏華表示,針對太平新校區綠植種類較少的情況,學校計劃在2024年植樹節期間開展“建設新校區、種下新希望”活動,以進一步增加校園綠植的品種,同時讓廣大師生深刻體會到植樹造林對于改善環境、凈化空氣的重要性,培養師生的綠色生態意識和參與綠美生態建設的責任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校園綠美工作中,共同助力綠美清新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