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601997/ >貴陽銀行(601997)公告稱,30億元綠色金融債發行完畢。
公告內容顯示,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
市場成功發行“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綠色金融債券(第一期)”(以下簡稱“本期債券”)。
本期債券于2024年3月11日簿記建檔,并于2024年3月13日發行完畢,發行規模人民幣30億元,品種為3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票面利率為2.40%。本期債券的募集資金將依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專項用于《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的綠色產業項目。
貴陽銀行在3月6日發布2024年綠色金融債券(第一期)發行公告表示,本期綠色金融債券涉及
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和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四大產業領域。
據企業預警通App梳理,貴陽銀行是今年以來第二家完成發行綠色金融債的銀行。在此之前,上饒銀行發行了規模為20億元、期限為3年的綠色金融債。此外,還有600919/ >
江蘇銀行(600919)發行了“24江蘇銀行綠色金融01”“24江蘇銀行綠色金融02”兩筆規模分別10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期限為3年。
盡管年內發行綠色金融債的銀行數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受益于江蘇銀行兩筆合計規模為20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規模上相較上年同期反而有所提升。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近兩年綠色債券發行快速上量,與
政策鼓勵推動,債券發行成本優勢明顯;在雙碳目標下,綠色經濟發展迅速帶動相關融資需求快速釋放;同時,綠色債券較好滿足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
商業銀行積極發力綠色金融債券發行,主要是在雙碳目標下,近年來,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部分銀行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為綠色信貸籌集資金;政策支持發行綠色債券具有成本方面優勢;銀行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務拓展盈利增長空間,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等。
綠色金融是當下銀行重點工作方向之一,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五篇大文章納入其中。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也表示,推動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產品持續增長,不斷加大對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重點領域的資金投入。
在銀行層面,針對綠色金融持續布局,各有不同的實踐與嘗試。光大銀行方面介紹,該行根據《中國光大銀行綠色金融工作方案》,著力打造分層分級分群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行業支持政策方面,光大銀行在方案中強調要立足我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綠色基礎設施和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并制定《綠色金融組合政策》,明確重點支持領域及風險管理要點。同時該行通過加強綠色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專項貸款、對綠色金融重點分支機構給予差異化支持等方式促進綠色金融業務有效發展。
公開信息顯示,興業銀行發揮“商行+投行”優勢,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等方面給予綠色債券低成本資金支持,積極探索綠色債券做市業務,為綠色債券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降低綠色債券發行人融資成本,同時加大創新,率先開展了以綠色債券作為標的債務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創設業務。2023年該行全年累計投資綠色人民幣信用類債券160.82億元,年末余額超340億元。
“發展綠色金融,為商業銀行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拓寬收入來源與盈利能力;有助于優化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推動銀行經營轉型升級,更好應對ESG風險”周茂華認為:“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就是構建完善、高效的投融資體系,更好服務綠色經濟發展。目前綠色金融發展處于初期階段,商業銀行對綠色項目標準界定、碳核算、信息披露、綠色項目風險管理、數據積累等方面練好基本功,同時,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穩步拓展綠色金融服務范圍,以滿足綠色發展金融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