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提升建筑節能標準是提高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的關鍵抓手

2024-3-21 15:00 來源: 第一財經 |作者: 章軻

提升建筑節能標準是提高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的關鍵抓手。

國家將提升城鎮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推進城鎮既有建筑改造升級,并強化建筑運行節能降碳管理,推進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等,持續提高建筑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日前公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積比2023年增長0.2億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比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電力消費占比超過55%,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

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實現規模化發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一步推進,建筑用能結構更加優化,建成一批綠色低碳高品質建筑,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顯著成效。

“建筑領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戶。”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倪江波在解讀《方案》時介紹,據梳理測算,全國存量建筑中仍有近40%為非節能建筑,既有公共建筑中使用壽命超20年建筑占比超30%,大量老舊居住建筑圍護結構差、設備老舊效率低、運行維護管理缺失,導致我國建筑全生命期能耗在全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居高不下。

倪江波說,按照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發展到1萬-2萬美元時,將產生大量改善型、提升型消費需求。因此,隨著城鎮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領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還將保持剛性增長,節能降碳潛力巨大。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偉介紹,提升建筑節能標準是提高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的關鍵抓手。我國既有建筑總量大,能耗和碳排放強度高,節能降碳改造存在較大難度。多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降碳改造,已累計完成改造面積超24億平方米,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從實際情況看,受制于技術、資金等條件限制,既有建筑整體能效依然不高,大量2000年前建成的北方居住建筑節能水平低于50%,2010年前建成的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普遍缺乏節能措施。

“這些建筑還將持續運行較長時間,亟需在技術、產業、資金等方面協同發力,加快推進節能降碳改造,有效提升建筑節能降碳水平。”徐偉說。

徐偉介紹,目前,一些居民行為節能引導機制還不健全,人走不關燈、不斷電的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大型交通場站、學校等公共場所缺乏嚴格的節能管理規定,制冷、采暖、照明等設備能源浪費較為嚴重。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王玉志建議,加快推進建筑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政策扶持激勵,推動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高水平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與近零能耗建筑、低碳與零碳建筑(社區、園區)、既有建筑節能降碳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項目。

《方案》提出,優化新建建筑節能降碳設計,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采用高效節能低碳設備,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和防火性能,推動公共建筑和具備條件的居住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統。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京津冀、長三角等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快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化發展。全面開展城鎮既有建筑摸底調查,建立城市級建筑節能降碳改造數據庫和項目儲備庫。納入中央財政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政策支持范圍的城市,要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部分的能效應達到現行標準規定,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

同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確定工作推進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堅持農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戶一策原則,推進綠色低碳農房建設,提升嚴寒、寒冷地區新建農房圍護結構保溫性能,優化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新建農房防潮、隔熱、遮陽、通風性能。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術研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表示,目前,我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已超過6億千瓦,未來還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全國城鄉建筑及周邊預計可安裝光伏裝機達28.5億千瓦,可為光伏面板安裝提供充足的空間資源。可通過推動“光儲直柔”、蓄冷蓄熱、負荷靈活調節等技術應用,進一步挖掘建筑儲能和可靈活用能資源,推動建筑從單純的電力消費者轉變為具有“產、消、蓄、調”功能的電力產消者。

據統計,我國農村建筑等設施屋頂可安裝光伏裝機潛力超過19億千瓦,未來80%以上的農村地區基本可僅依靠建筑自身的光伏發電和周邊的水電等提供生產生活用能。此外,農村地區還有豐富的秸稈、枝條、牲畜糞便等生物質資源,可應用較為成熟的生物質燃料、沼氣等技術將其轉化為零碳燃料并進入商品燃料市場。江億建議,推動農村用能低碳轉型,引導農民減少煤炭燃燒使用,鼓勵因地制宜使用電力、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將農村地區從化石能源消費者轉變為低碳零碳能源的重要生產者,有效解決農村能源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